本報沈陽1月5日電 (記者孫健、何勇)不久前,一輛嶄新的寶馬3係轎車從華晨寶馬鐵西工廠總裝車間緩緩駛出,沈陽2013年第一百萬輛汽車正式下線,成為全國第七個汽車年產量過百萬輛的城市。
經過持續結構調整,沈陽經濟告別了裝備制造業“一馬當先”,實現了汽車產業、現代建築產業、電子信息軟件產業、裝備制造業“四輪驅動”。“沈陽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工業軟件基地,信息軟件產業產值超千億元,年均增長30%以上。”沈陽國際軟件園有限公司董事長趙久宏介紹。
“在新一輪競爭中,沈陽必須走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融合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形成以先進裝備制造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發展新格局;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沈陽未來發展競爭力。”遼寧省委常委、沈陽市委書記曾維說。
裝備制造業如今優勢更明顯。去年沈陽裝備制造業完成產值超7000億元,佔比達50.9%,同比提高3.8個百分點;產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北方重工出口澳大利亞4臺盾構機,高端產品首次出口發達國家;特變電工沈變集團投資印度辦產業園,開創了中國輸變電行業走出國門的先河。
作為全國首個現代建築產業化試點城市,沈陽瞄準“現代建築產業之都”這個目標。近3年來,大力推動裝配式工程項目建設,在保障性公租房、商品住宅開發項目、市政基礎設施項目等領域廣泛應用現代建築,在全國率先進入市場化發展階段。2013年產值突破1500億元,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