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東北及中西部  > 正文

遼寧: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邁出新步伐

2007-11-28 09:41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初冬季節,遼寧天寒地凍,但卻掩不住熱火朝天的建設景象。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優化國土開發格局。要求遵循市場經濟規律,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形成若干帶動力強、聯繫緊密的經濟圈和經濟帶。2005年以來,遼寧省抓住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和沿海開放的雙重機遇,統籌兼顧,對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做出重大戰略佈局:沿海以“五點一線”為重點建設沿海經濟,內陸以瀋陽為中心的7城市和以錦州灣為中心的5城市,組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縣域經濟趁勢而上,形成沿海與腹地良性互動、城鄉統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新格局。

  “這是遼寧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戰略佈局,各地力爭突破行政區劃界限,共謀振興,協調發展。”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主任房延輝説。

  大統籌、新佈局,遼寧經濟社會發展保持良好的勢頭。今年前三季度,遼寧省地區生産總值達到7029億元,同比增長15.1%,今年前八個月,全省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682.4億元,同比增長36.5%,是改革開放以來同期最高水準。

  “五點一線”拓寬了發展空間

  今年10月1日,營口市海防大堤開通,昔日臨海120平方公里的鹽鹼荒灘規劃成遼寧(營口)沿海開發區。

  “看海去了嗎?”這已成為時下營口市民談論的話題。

  在海防大堤上,極目遠眺,浪拍潮卷。家住營口市站前區新建街的張奶奶很是感慨:“咱營口人靠海,卻從來沒有這麼近距離看海,半輩子近觀海潮的夢終於實現了。”

  不僅營口在海邊,大半個遼寧都在海邊。遼寧陸地海岸線全長2290公里,佔全國12%。遼寧14個城市中有6個在海邊,全省三分之二的面積在離海100公里內。有大小港灣40余個,與世界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航。

  2005年初,遼寧廣大幹部群眾把關注的目光轉向大海,著眼于全國開放的大格局中去審視自己的沿海優勢,提出了“五點一線”的戰略佈局。所謂“五點”:即大連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營口沿海産業基地、錦州灣沿海經濟區、丹東産業園區、大連莊河花園口工業園區,總規劃面積483平方公里。所謂“一線”:即貫穿黃渤海沿岸連接“五點”1443公里的濱海公路,形成沿海經濟帶。

  11月10日,記者沿著部分開通的“五點一線”濱海公路線進行採訪。走進離內陸最近的遼寧(營口)沿海開發區,映入記者眼簾的是大片平整的土地,建設中的廠房和開工的企業。在鞍鋼營口新區,鞍鋼500萬噸精品鋼項目進入施工關鍵階段。

  丹東是“五點一線”的最東端,臨港産業園區項目招商和基建正在如火如荼地推進。“我們對所有入駐企業都實行嚴格的環保準入制度,資源迴圈利用,産業迴圈式組合。力爭把沿海經濟帶建成生態經濟帶和迴圈産業帶。”遼寧省環保局副局長楊哲強調。

  不到兩年時間,各具特色的産業集群已經在“五點一線”設陣布點:大連長興島裝備製造業;營口冶金礦山重型裝備、精品鋼材;遼西錦州灣石油化工、大型專用船舶及配套、資訊産業等;丹東汽車及零部件、造紙機械;大連花園口汽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

  原來的灘塗、鹽鹼地和廢棄的鹽池變成了投資的熱土。問及進駐的大項目,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劉文如數家珍:“有英特爾公司投資25億美元的晶片製造廠、中冶京誠投資99.7億元的營口中試基地、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投資200億元的五礦(營口)産業園等,這些都是有牽動作用的重大項目。”截至9月底,“五點一線”沿海共簽約項目392個,投資總額1885億元。

  在優化資源配置中發揮城市群作用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託,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遼寧的城市分佈有個特點,同區域幾個城市相距不遠,産業相近,有利於形成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城市群。

  瀋陽和撫順之間最近距離只有14公里,沈撫同城化先聲奪人。

  11月8日,記者來到沈撫交界處瀋陽市東陵區王濱鄉,空氣清新宜人,煙雨濛濛中,亭臺樓閣,神秘而幽雅。“這是新建的中華寺風景區,建築群跨越沈撫兩市,可謂‘沈撫同城化’最具意義的代表作。”東陵區商貿旅遊局局長關洪劍對記者説。山下就是中華寺村,村民李柄權指著自家房子説:“這山旮旯裏的民房值錢了!沈撫同城化建了風景區、修好路,全村人都跟著致富。”

  人們越來越多感受到兩市同城化的步伐:沈撫城際公交車“雷鋒號”4條不同線路,每3分鐘一趟,基本上與同城交通沒有太大差別;兩市間的高速公路收費站也撤了。隨之而來的是沈撫立交改建、沈撫大道建設等工程的啟動。

  “同城化對兩個城市而言都是雙贏。”遼寧省社科院省情研究所所長梁啟東分析説,瀋陽作為中心城市,可以借此開拓城市發展空間,提升綜合實力;而老工業城市撫順,則可以借此實現經濟轉型、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然而,沈撫同城化的意義還不僅僅在促進兩城之間的發展,撫順市規劃局局長邢銘評價説:“這是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一體化的一種探索,從而成為遼寧省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一個重大佈局。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裝備製造業基地。”

  伴隨著沈撫同城化的步伐,瀋陽與本溪和瀋陽與鐵嶺的同城化建設也在穩步推進,目前瀋陽至鐵嶺的城際公交車正在試運作。以瀋陽為中心的遼寧中部城市群區域合作緊鑼密鼓。中部城市群包括瀋陽、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遼陽、鐵嶺7城市。“這7城市也會像沈撫兩市一樣通城際公交車。”遼寧中部城市群建設工作協調辦公室副處長段繼陽描述,“到時,老百姓一張交通卡走遍7座城,找工作、孩子上學、參加社會保險都能自由流動。”

  目前,遼寧中部城市群很多合作事宜正在謀劃,如統一配置資源,建立統一的大市場,加大區域內基礎設施建設,實現金融資源共用,整合産業優勢,促進和沿海“五點一線”的聯動發展等。7城市顯示出強大的集聚效應,僅在2006年的農業項目招商説明會上,7城市就成功對接項目300余個,合同總額10.5億元。

  中部城市群的聚集效應,加上錦州灣出海通道的有利條件,遼西錦州灣城市群也行動起來。錦州、葫蘆島、盤錦、阜新和朝陽5城市,是遼寧省發展最薄弱的區域。5城市正在謀劃如何在能源、裝備製造、冶金、化工及農副産品深加工等領域與沿海對接合作,形成具有遼西特色和優勢的新型産業群。

  兩大城市群都各自有海港對接,營口和錦州灣成為沿海腹地經濟互動的重要平臺。“從沈西工業走廊經遼陽、鞍山,一直到營口,將共同修建一條産業大道,把沿海與腹地進行有效對接。”營口市副市長高軍介紹,營口還在瀋陽建立陸港,直接辦理港運業務。營口港最近成為“中國第十大億噸港口”,是沿海與腹地經濟良性互動取得的新成果。

  抓住機遇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瀋陽市法庫縣有個“陶瓷城”,陶瓷業佔全縣GDP的60%,拉動全縣農民每人平均收入4年增長117%,達到6010元。

  法庫十間房鄉閻家窩堡村。在停放著摩托和農用汽車的院裏,梁永國告訴記者:“這兒農民致富都和陶瓷有關,比如跑運輸、開商店、開飯館、出租房屋、回收瓷磚,還有進廠工作。這房子都是近兩年蓋的。”

  法庫盛産優質陶土,以前賣陶土不賺錢,守著金山過窮日子。2002年縣建立陶瓷經濟開發區,至今有125家企業落戶,2006年陶瓷業實現産值57億元。“每天有上百台裝滿陶瓷産品的重載車在外運,瀋陽陸港開通,陶瓷出口就更方便了。”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丁斌介紹説,下一步要延長産業鏈,從生産加工延伸到物流集散和商業服務,預計到2012年能吸納25萬農民就業。

  遼寧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城鄉統籌、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載體。提出“用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用工廠化的思維經營農業”。像法庫縣陶瓷經濟開發區這樣的工業園區,全省有288個,帶動農民就業97.3萬人。遼寧省農村經濟委員會主任萬福民告訴記者,“五點一線”沿海經濟建設、城市群腹地經濟的發展,是縣域經濟面臨的最好發展機遇。

  很多縣市抓住這個機遇壯大縣域經濟,義縣就是一個。義縣雖然境內沒有海岸線,但距錦州港僅73公里,義縣將自己定位為“濱海縣域”,主動融入錦州灣。今年前9個月,全縣規模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將近一倍,利用外資額達到1217.8萬美元,同比增長10多倍。

  主動與沿海經濟對接,以工業帶動農業,是遼寧發展縣域經濟的一條好路子。今年上半年,44個縣(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比上年同期增長37%。縣域生産總值中第二産業的比重由上年的47.8%調整為50.6%,工業已佔縣域經濟總量的一半。

[責任編輯: 魏萌]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