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資訊  > 正文

敬禮佛學大師蕭平實老師 復興中國禪學文化

2015-07-13 11:2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以天下心深應佛法的中國文化 

  中國以農立國,廣闊土地上的人們敬天惜物,孕育出寬容敦厚、痌瘝在抱的性格;歷史悠久的中國,多采多姿的人文風采,相容並蓄而自然成為一個波瀾壯闊的文化大格局。體觸大自然給予中國的恩賜,儒家思想諄諄教誨知識分子立德、立功、立言,懷抱拯濟天下蒼黎的胸襟,為一坦蕩蕩的君子,自強不息,以盡人事而聽天命。

  中國古哲戮力尋求生命實相卻無功而返、甚難了知,直至佛法來到中國後,方有了究竟安樂的解答。有容乃大的中國,全盤接受了佛法而沐浴其中,從此展現了沛然莫禦的生命力:儒家待人應物的圓融、世間人倫的體現,巧妙地結合了佛法的因果業報、三歸五戒和般若智慧;道家的無我無為,也因為佛法真心本識的出現而得以究竟安立;中國文化上下層面都因為佛法的到來而綻放無限光明。佛法,滿足了中國人對宇宙萬有的不可知、好奇與期待,佛菩薩溫柔寬廣、慈悲不捨,廣大包容眾生所犯的各種罪業,永無疲倦地教誨每一個有情,如是無怨無悔攝受一切有情的廣大願力,撫慰著這塊土地上每個時代的人心,大大地感染與改變了華夏世界。

  歷代皇朝以及飽讀四書五經、諸子百家的士子,全都沉浸于深邃廣大的佛法智海,進而禮敬高僧,熏習 佛陀教化世間的慈悲與智慧。全國人民上行下效,敬仰佛菩薩的無邊至行;崇敬出世間修行的證成賢聖,更遠遠超過人們對世間忠孝節義的禮讚。人們拈香祈願、虔誠禮拜,文人墨客爭相讚頌禮敬,各地名山古剎暮鼓晨鐘,湖湮氤氳、天地靈氣更增添了對僧寶的崇敬,到處充滿數不清的題字與詩詞,讚嘆佛法的不可思議以及令人悠然神往的美景。

  震旦中國民胞物與、大庇天下的胸懷,與大乘佛法深深呼應,故舍二乘法如敝屣,傾心於大乘妙義。中國人與大乘佛菩薩的慈悲深深相應,大乘佛法得以於此中土廣大弘揚,由是,中國學佛人不僅受持三歸五戒,至心歸依三寶,更是樂於持守大乘菩薩戒。入世般若智慧的圓融、解脫、自在,給生死動蕩不安的中國人帶來了精神層面永恒的慰藉,也成就了中國佛教文化超越全球文化的事實。

  佛法化導 護念生死 

  中國文化固有的哲理既向深邃的佛法靠攏,佛法向上一路的深妙智慧以及真實的證悟體驗,終而形成華夏文化令外國難以項背的高峯。中國文化受到佛法的影響,普遍信受善惡因果:「善惡到頭終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已深植人心,成為中國文化的普遍特質。

  北朝開始遍行茹素,統一天下的唐朝蕭規曹隨,中國開始實施每個月六齋與十齋日,透過茹素而體察 佛陀悲憫眾生的情懷,在無數的生死歲月裏,陪伴華夏群生度過春夏秋冬。時至今日,許多華人仍保持每逢初一、十五的茹素習俗。遇到人生難解習題時,往往在佛菩薩聖像前誠摯發願終身茹素,以表內心至誠。大乘佛法「不害有情」的茹素信念,影響人心如是深遠。

  華夏子民深受佛法廣大熏陶,婦女求子不遂時,每每虔誠祈求 觀世音菩薩慈悲允賜小孩;懷孕時,又往往每日課誦〈普門品〉,祈求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加被孕程順利;生産時,週遭親友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産母虔誠憶念 觀世音菩薩,以求生産順利,減少生産之苦,祈求母子均安。這些都是華人求子孕生時,奉行的固有文化風俗。

  面對親人臨終的艱難時刻,華人每每以親人的名字廣造善事增其功德,並且為親人臨終助念,讓他聽聞 阿彌陀佛的莊嚴聖號,助他不入三惡道、順利往生善處,甚至鼓舞他往生極樂世界。處理親人喪事時,家親眷屬往往在七七四十九中茹素並念誦《地藏菩薩本願經、佛説阿彌陀佛經》,以懇切至誠的心廣造功德,回向祈求佛菩薩攝受亡者,祈願一切功德全都增益亡者。清明掃墓時,親眷于 地藏菩薩聖像前懇切祈願回向亡者;親人忌日時,居家供養禮拜三寶,以回向亡者。如是數不清的生死風俗與佛法教義緊密結合,撫慰這塊土地上代代相傳的人們。佛法廣大,護念生死,讓華人不再迷惘迷信,有所依靠,佛教文化早已成為悠久博大的中國文化了。

  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佛菩薩的聖號,在大街小巷此起彼落;熏香氤氳,嫋嫋上升。「阿彌陀佛」親切的呼喚,提醒這個民族在此五濁惡世尤應唸佛,擁抱極樂凈土。人們含飴弄孫之餘,也往往開始熏聞佛法,一聲聲的佛號、一顆顆的念珠,寫下對 阿彌陀佛虔誠歸仰的信念。只要一位高僧大德,就能感化一個村落乃及週遭城鎮;大乘佛法如是深入人們日常生活中,已然成為華夏固有文化的一環,給予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無比的安慰。也唯有中國人這樣堅苦卓絕的性格,才能讓佛法伴隨中國人長相左右;這難以思議的大乘佛法被華人擁抱融攝,成就中國迥異於其他文化的獨特風采。

  禪師賢聖 眾之所依 

  古代士子身寄亂世,隱遁山林,仿傚道家恬淡無為、寄情山水,看似超脫物外,仍總難掩憂心世道、民胞物與的胸懷。然六朝雅士,豁達之餘漸漸流於空洞而逐漸喪失仕者的濟世胸襟,這類遊方世外的儒者身影,終於在禪師出現後,徹底失去人們景仰的目光,人們的仰慕情懷,移到真正證悟解脫自在的禪師身上。

  禪師證悟禪門第一義諦,大興佛法禪門的同時,也成為一切華人心中仰慕的真正修行人。這群證悟賢聖、佛法智者,真正超脫物外而不為物累,全無世俗名利之心,真正持受 佛陀的戒律與實相智慧,普受一切人無比敬重。

  印度達摩祖師東來震旦,弘揚 如來直見本心的禪法傳承;傳到六祖惠能祖師,一花開五葉,禪法遍及中國各個角落。而唐朝 玄奘菩薩西天取經,傳承了 佛陀最後法脈,帶回如來經典譯成中文而護持了南方的慧能大師,令禪宗的證悟內容得以立於不敗之地,更是奠基了大乘佛法不可撼動的最深基石。玄奘菩薩翻譯的甚深典籍,以及歷代高僧大德所翻譯的佛典,幫助真正證悟的大禪師悟後得以深入般若智慧,各各發願于未來的無盡時空不捨眾生、救護有情,無懼生死、不取涅盤,于煩惱中求證大菩提果,成就不可思議的佛道。

  唐宋禪學興盛,成為中國歷史文化上的黃金時代,真參實證的禪師傳承如來妙心,遍地開花結果,為佛法注入了新生命。內心憧憬高僧大德的華夏禪子,開始注意到這群出類拔萃的禪師乃是不世出的法匠僧寶,正在天下叢林大興教化,於是不辭千里踏破草鞋,尋訪真悟禪師、追隨請益,蔚為風氣。

  證悟禪師受到大眾十二萬分愛戴,大江南北,人人樂於代代相傳禪師教誨弟子的故事,禪法如是深深地嵌入中國文化精髓之中。這些公案,讓佛子們徹底見識到禪師教化弟子的手段,淩厲活現地逼拶弟子證悟本識如來藏妙心。高深的禪法,與庶民大眾念誦的 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聖號,一起點亮了古代中國專制時代的黑暗大地,庶民心靈得有所依。佛菩薩如是眷顧這塊大地的人們,人人都可以擁有一片佛法光明天空,獲得生死慰藉。

  歷代禪師刻苦自勵,付出全力延續禪門血脈,六祖惠能、黃檗希運、溈山靈佑、南泉普願、石頭希遷、趙州從諗、臨濟義玄、德山宣鑒、雪峰義存、雲門文偃、玄沙師備、長沙招賢、汾陽善昭、克勤圓悟、大慧宗杲、篤補巴、多羅那他,如是風采奪目的禪師們,開點了中國向上一路的實相智慧之門。即令是大菩薩如 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亦化身為 寒山、拾得,以銳利的禪門機鋒來點化溈山靈佑;而無著禪師朝禮五台山時,文殊師利菩薩亦悲心示現為老翁,以禪門機鋒開曉第一義諦。

  如是賢聖接踵而至,薈萃于中國,教化出無數證悟的禪子;學子悟後,亦得以佛典印證,般若慧泉涌而出,貫串各佛典,成就中國佛教文化所顯示於世間的廣大智慧海。禪法,非但開啟了佛法大寶庫,令大眾得以契入佛門甚深智慧,更成為大乘法于末法歲月重新開展的契機,猶如一株斷了莖幹的老樹藉由當初所傳遞的種子,落在新土上生根茁壯,長成綠意盎然的大樹,撫慰古老大地上的敦厚人們。

  華夏古國如是賡續佛法最後命脈,佛陀教化的風情,透過如是中國歷代禪師雷霆萬鈞的教化手段,與此土地人們共同融攝而譜出精彩萬分的佛法大乘禪學清唱,美妙地傳遞了千古乃至萬年佳音,大地有情在這最上殊勝的文化饗宴中,品嘗佛法甚深甜美的滋味,華夏民族在文化層面走向了更為光明燦爛的坦途。華夏世界包容含攝接納了佛教文化,佛菩薩的慈悲面容則提醒了華人應該終身修持善法;佛菩薩的隨聲救苦讓人們知道應該回饋社會,並且身體力行:佈施群生、救濟貧苦、冬令救濟、煮粥施貧、鋪橋造路、施棺助人等。佛法因果業報觀念深入中華人心,民間無數的因果故事更顯示了佛菩薩教化的可貴,禮敬賢聖成為人們在此生死痛苦娑婆世界的最大安慰。人心唯有佛法能夠徹底教化,這是中國文化的根本;中國已經在傳統大乘佛法熏陶下走過兩千多年,佛法已然是這塊土地最不可或缺的養分,也是維繫傳統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根本。

  西藏密教以及西風東漸 佛法衰頹 文化凋敝 

  唐宋以後,元明清三代皇帝對佛法認識不清,偏好西藏密教的偽佛法,致令佛法蒙塵,真悟禪師受到皇室打壓,難以傳承法脈,禪法漸凋。時至清末,西洋船堅炮利,中國割地賠款、受盡屈辱,華夏子民從天之驕子跌落到谷底深淵,民族自信心喪失殆盡,民生凋敝的困難窘境更加深了華人的創傷,在徬徨無助中,開始質疑中華文化的存在價值;以農立國的傳統深受打擊,隨著五四運動遍地開花的衝擊,時人以為切割傳統中國文化,就能解除中國傳統文化的桎梏包袱,卻沒有發現這同時也刨掉了自己的文化根本。

  否定了傳統文化的價值,使得中國禪宗文化更加徹底凋零,連帶的,佛法中説的因果業報,也漸漸被短視的人們拋諸腦後。失去了傳統文化根本的華人,猶如一群無根的枝枒,望著青天,隨風搖曳。

  華夏子民意圖重新鑄造新文化,卻找不到任何著力點。力求追隨外來文化全面改造,不惜割捨這塊土地的濃厚文化底藴,結果是走向不可知的未來,那期待中的幸福青鳥,宛如童話故事般的不真實而終究幻滅。隨著西化的腳步越深,人們就越全面性的緬懷古老華夏文化,從立春到冬至,中國數千年的深厚文化,不是西洋文化可以取代的。沒有巨大的根部作為根本,也只是模倣了歐美文化喧囂耀人的光彩表面,最後才能理解到:外國粗淺的文明終究沒有實質撫慰人心的文化溫厚內涵。

  佛法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擁有壯闊輝煌、光明燦爛的世紀,再經歷五四運動的反動省思,進入了慘澹而不堪回首的沒落年代。然而,隨著文革結束,開放改革之後的中國,佛教文化漸漸地從谷底升起,社會開始重新省視五四運動的「民主、科學」訴求,發現西洋民主制度的代議政治,與中國歷代的皇帝統治同樣難掩人性結黨營私的缺陷。中國古代屢見明君深念天下蒼生,勵精圖治,民生安樂,國富兵強;相對於近代,不乏政治人物私心自用,巧制法律以利益自我,招致民眾怨懟。政治制度並非左右國力的重點,而在主政者是否深受悲天憫人的文化熏陶,以中華傳統文化作為治國基礎。

  五四運動的另外一個課題是科學根芽如何生長茁壯。科學的精細縝密,是現代文明表面光彩奪目的重要來源,和華人大而化之而不深究底源的習慣各有韆鞦;在國力富強時,見樹與見林尤應並駕齊驅、恒續發展,讓大眾普受科技文明的恩惠。然而,工商巨子習于唯利是圖,如何養成他們救濟生民的賢聖胸懷,讓中國的未來充滿千里駒與伯樂、科技起飛呢?應是更重要的課題。

  五四以來的迷惘,其實答案就在華人文化本身:華夏文化擅長相容並蓄新文明的特質,但又不失卻自身文化的根本,如是有容乃大的匯整合為更壯闊的大河文化。民主與科學,並不是最重要的文化根本,而只是文化的素材之一。如果從政者與科技人未經文化熏長而唯利是圖,縱使國家表面光鮮亮麗而富有天下,實則貧富差距加劇,富者更貪、貧者更困,知識分子義憤不平,每個人都不安其位,則國家未來競爭力堪憂。共同生活在同一個國度的人,乃因彼此有深厚的因緣,生活上應該互相利益,應該回到傳統中國佛教文化的立國根本,一以天下蒼生為念。

  唐宋正真禪學 振興華夏文化 

  唐代詩人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宋朝名臣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都是從文化底蘊而産生的護生情懷。華人自古傳誦「鰥寡孤獨,皆有所養」的世界大同懷抱,在佛法與禪法的交融下,更成為歷代以來的文化根本。是以,若不能復興固有的文化基礎,文明的進步終究只是沒有文化的空殼子。

  民國初年的反動,讓中國頓然進入兩千多年來未曾經歷的變局;而現代僧伽也模倣世間腳步,進行所謂的佛教改革。這些崇洋的近代佛門凡夫僧,不僅嚴重曲解中國傳統的大乘佛法、貶抑禪法,更因無能親證如來實相心,而與傳統的如來藏妙諦徹底決裂,甚至敢於撕毀佛菩薩的形象與莊嚴的佛國凈土,以自創的「人間凈土」取而代之。現代佛法僧伽教育,意圖重拾中國歷代棄舍不顧的二乘法來重建佛法,卻進入了一個走不出的死衚同,都因為歷史的中國是一個擁抱大乘佛法與最上禪法的國度。禪法在中國遍地開花的結果,是我們觸目所及的一切都有它的身影;這無可切割的中國文化,並不會隨著新時代文明的腳步而歸於空無。

  就在中國關注固有文化根本而意圖恢復舊有榮光時,大乘禪法也一躍而上,成為時代新寵兒。然而,禪法的根本在於真參實證第八識如來妙心,明心見性並不是空花水月的空談;在大乘佛法根本復興之前,只會讓虛偽的禪風變本加厲欺誑世人。

  這是因為在歷代真悟禪師背後的,乃是高深的佛法、以及活潑生動的教化,在慈悲的 佛陀光明映射下,真悟禪師展現出動人的教化樂章,到處提點勘驗浪得虛名的假禪師。假名禪師誤以禪坐為開悟,誤將禪定當般若,誤認念無所得是禪悟;他們以為心中沒有語言文字就是開悟,以為對世間無有挂懷而放下就是開悟,以為體察前後念間的無念狀態就是開悟,以為清楚明白的清明境界就是開悟,殊不知全都落入生滅性的有為法中,未曾觸及傳統中國佛教文化的精髓。在禪學興盛的唐宋年代,如是偽禪師被真悟禪師點名之後,很快地籍籍無名消失在歷史長流中;無病呻吟的禪坐、空洞的嘴皮夢囈,一隻只野狐都在真悟禪師的照妖鏡下無所遁形,這些也顯示了中國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世人難以企及。

  真實證悟禪師們的言行,往往讓因緣不足的學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參透。歷代野狐乃至今朝的特大號野狐,一個個妄想逾越未悟身分而描述證悟之體驗;殊不知中國佛教文化的禪法,並非立足在風花水月上,他們以為的「禪的境界、禪的風味、禪的味道、禪的殊勝」,全都是癡人説夢,因為真正的禪沒有這一切可説。

  假名禪師自誤誤人,誤導學人以為「平常就是禪道」、「什麼事也無」、「自然就是開悟」、「本來無事就是開悟」、「開悟了什麼也沒有」、「證悟者不分別」、「證悟者無念頭」、「自然任運的本地風光」。然而,真實悟者清楚了知「真心如來藏不同於六識」,如果學人在「知與不知、有事與無事、分別與無分別、有念與無念」之中,不能清楚辨明其中的淆訛處,對法的實質認識不清,就沒有證悟的善根因緣。假禪師意圖剽竊大乘證悟者的光環,不懂真正意涵而鸚鵡學語,從來不曾真實理解甚深法義卻敢妄加暢述大乘第一義諦,是遠離大乘佛法的人;達賴集團以男女合修的雙身法淫樂境界當作成佛,則益發顯示彼等對傳統中國佛教文化之無知。

  又有假禪師專門鑽研禪門公案,于真心妄心處胡攪蠻纏,以為禪師説話就是顛倒黑白、以隨意言語當作開悟境界。如是之人低估禪法中的第一義諦而隨意加以污衊,隨便拈取禪師的作略而東施效顰,卻不知同樣的一句話,真悟禪師説得,未悟、錯悟者卻永遠都説不得。在沒有熏習大乘正理之前,如何可能理解真心在公案中的本質呢?

  等而下之的假名大師,故作瀟灑到處説禪,所説的言語都極力攀緣「禪」之一字,不怕辱沒佛門與袈裟。他們興高采烈地自説如何承當、如何無所得、如何無所求,又説生活就是禪,讚嘆禪,取受禪的美好;如是將這伶俐意識心對六塵境界的覺受當作覺悟,在事相與世間境界繞來繞去,以為這就是禪悟的法喜,再戴上「無我」的帽子,自言解脫。他們在虛妄覺觀上作出種種巧言文飾,以為便是開悟的境界,以為便是禪悟的描述,最後自説自話:「禪,只能意會不能言傳。」如是假名禪師不知不證,終日胡言亂語,敗壞門庭,傳統中國佛教文化就被這些人漸漸流俗了。

  在傳統中國文化中,庶民懷抱著對佛法僧三寶的敬意,不敢妄加開解;然而沒有真參實證的假名大師,卻競相附庸風雅、沽名釣譽,意圖博取當代以及後世的賢聖名號,為己偽造已悟禪師假像,無慚無愧於欺誑妄語,誤以為座下有千名弟子,乃龍天護持的結果,更以為自己是證解禪法的大禪師。如是貢高我慢,將個人意解情思當作禪法,振筆疾書付梓天下,儼然成為群體風尚,如此墮于「未證言證,未悟言悟」的大妄語,毫不畏懼未來不可堪受的嚴重果報。如是假名禪師以未悟之身主持禪七,誤以打坐當禪悟,如此黑白不分,更令偉大的中國禪風奄奄一息了無生氣。

  凡夫大師不知自身不學無術,如果沒有真實修證與德行,只能接引初機學佛人而已。他們得意忘形之餘,恣意妄談禪宗公案,自以為解人,逾越自己身分,以夢想幻想遐想,顛倒因地為果德而盲修瞎練,建構虛妄禪法,貽誤眾生。可憐座下弟子出家多年而被誤導,死心塌地信受凡夫師父的附庸風雅言語,轉墮于六塵境界,法身慧命從無撥雲見日的一天,為人師者何忍其心?作得如此無義愚行?

  假名大師不解佛法第一義真諦,開口閉口公案密意,絲毫不知千年以來,真悟禪師對公案真義口風甚緊,即使被皇帝假借冊封為國師而軟禁,禪師仍是不假恩惠、不肯點破。佛法賢聖之道,不是尚未理解佛門第一義諦者可輕易得入;倘若自身又不肯禮敬賢聖,不願真參實修,自無悟緣。

  現代假名大師不但所作所為逾越了自己的凡夫分際,不肯接受真悟禪師的提點,更因為不解大乘第一義諦,而誣謗真悟禪師的正法。若是繼續放任他們的行為,不啻任由劣幣驅逐良幣,民風無以端正。如同市面假貨充斥,魚目混珠,民眾不知而食用,長久下來,無益物質累積轉成毒素,身體日漸敗壞。劣質的偽貨尚且如此,何況是世間的偽君子,何況是成百上千偽裝開悟、不守清規的出世間偽禪師呢?

  當一個國家的偽禪師與偽君子氾濫成災時,真正證悟的聖賢便會因為假名大師眾口鑠金的虛偽禪風而被壓抑隱沒,正直的君子也會因為偽君子的巧言令色而被排擠隱沒。當世間沒有證悟聖賢與君子長者可供借鏡與尊崇時,人們便不再敬仰賢聖與君子,也不再互相信任,不再遵守為人根本的誠信原則。人們所熏習的,皆是虛偽狡詐、爭名奪利的行為,從而自甘墮落、妄自尊大、澆薄苛刻、無法無天、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世間便會紊亂而釀成巨禍。

  回顧華夏傳統文化的根本元素,皆不離儒家思想,以及歸依敬仰已與生活緊密結合的大乘佛法。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是矗立了儒家的世間君子之道,以及佛法的出世間聖賢之道。「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風行草偃,上行下效」,真正的君子律己以嚴,有為有守,臨大節而無虧,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如此移風化俗,化導庶民。證悟的賢聖則以嚴謹的菩薩戒長養心地,清茶淡飯,補綴納衣,如是精勤一生。世間正人君子以及出世間的證悟賢聖,導民以正,使得人們樂於親近君子與賢聖。

  有了哲人與聖賢作為標竿,大眾便會見賢思齊、長養德行,以傳統中國佛教文化來韜養自己的正氣。世間如此培養出一代又一代浩然正氣的正人君子,以及真參實證的證悟禪師,社會風氣自然導正,政治自然清明,人人自覺而發起慚愧,待人處世自能遵守禮儀,守望相助,信守承諾,不會妄作非為而蹈法犯紀。

  世間哲人與佛法聖賢,又以大乘佛法的影響最為巨大。因此,振興中華佛教文化,尤應提倡大乘佛法,讓新時代華夏子民對因果輪迴、因果業報生起敬畏之心,信受生死之中有一個永無變動的真心如來第八識自己證實因果不虛,從而虛心待人,收斂虛妄言行而不輕易為惡。

  而重建傳統中國佛教文化的光明,以恢復唐宋真參實證的獨特禪法最為首要。有了證悟明心的禪師出現世間、舉起真正禪法的大旗,他們教化世間的風骨與風采,便能讓深陷五欲六塵的凡夫俗子由衷嚮往,見賢思齊,禮敬三寶,知所進退。凡事漸次禮儀合轍而無失規矩,為人誠實信義,全國虛偽澆薄的風氣就會日漸削減,人與人之間的狡詐欺罔也將逐漸淡薄。偽君子與小人、偽禪師與凡夫大師,更會因此恐懼世間輿論而收斂妄語及斂財的行徑。

  真實證悟的賢聖,是人們沉淪生死苦海的最後希望與寄託。有了如是親證菩薩道真理的賢聖行者在人間教化,傳統中國佛教文化復興起來了,庸庸碌碌的有情便有了繼續生存的信念與勇氣,願意追隨慈悲濟世、不捨眾生的佛菩薩,一起度過生死大海。如是上下一心不相賊害,一切事物回歸樸實本質,中國重現博大精深而豐富底蘊的文化實質,地大物博將令一切自給自足,不假外求,不治而治走入太平盛世,鰥寡孤獨皆有所養,如是教化贍養人民,這華人的榮光也就不遠了。

  是故對治虛假禪師,乃為首要之務。古時真悟禪師為了撥亂反正,行腳大江南北,到處勘驗那些教導禪法的人是否真參實證,是否偽稱開悟的大妄語野狐。如此雷霆霹靂手段使得偽禪師灰頭土臉,其他未悟禪師凜于真悟禪師的拈提與勘驗,各各膽顫心驚,於是不再授法而隱遁無聞,座下學人陸續求去,偽禪風無能延續,逐日銷聲匿跡。沒有了虛偽虛假的情事,時日既久,人民對真悟禪師與正真禪法便有了強烈的信心,風俗導正,也能廣納真正追求聖賢之道的佛子,造就禪學盛世。

  是以今日應該崇尚真正證悟的大禪師,重新恢復中華文化的大乘佛教正理,以矗立禪門聖賢之道,讓第一義諦隨著法義辨正而越辯越明,耀眼奪目。在此紛亂的時代裏,尤應回顧歷史,大唐 玄奘菩薩帶回 佛陀正教,畢生著作了四部論,其中《會宗論》翦破眾人執取如來第二轉法輪之教而墮于大乘偏空之論,《制惡見論》破除眾人執取二乘空義而錯以第一轉法輪阿含經典為究竟之論,此二論讓宵小虎狼無可安立。《三身論》則為無福聽聞佛法的眾生論述佛身,顯揚法身報身以及應化身之巍巍功德之理,矗立正信;最後揉合諸師論著而完成震古爍今的《成唯識論》,闡揚無上妙義如來藏心,演説究竟成佛之道。玄奘菩薩所演妙諦如今正當復興,豈可任其隱沒而令天下蒼生無依!

  華夏文化,將導中國!中國千年以來與這塊土地緊密結合的佛教禪法,更是華夏文化的無上驕傲!中國禪宗妙法貫串了華夏民族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士農工商、百工技匠,無一不可在這難以思議的禪法中,體觸深邃佛法;實證了中國禪宗妙法之後,自有 玄奘大師的唯識種智妙義為依為歸,次第實踐成佛之道。展望中國的未來,我們深切地相信,中國將因傳統佛教文化的復興,重新獲得真正的文化精髓,得以傲視全球,令一切知識分子不能側目,是為深所祝禱!

[責任編輯: 李威]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