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通商  > 正文

臺農業專家王振陸:“登陸”行銷臺灣“精緻農業”

2010-07-20 09:59 來源:東南網-海峽導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來自嘉義的王振陸先生是一名農業專家,他目前是廈門“海峽農業網”的農業技術總監。5年前,王振陸隨著臺灣水果“登鷺”的腳步而來到廈門,此後,他扮演著兩岸農業合作推手的角色,足跡遍及八閩大地。王振陸看準了大陸的龐大市場,期待通過引進臺灣的優良品種以及先進的經驗,來與大陸民眾一起分享臺灣“精緻農業産銷班”的成功模式。

  首批“登陸”的臺灣農技專家

  王振陸應算是第一批“登陸”的臺灣農業技術專家,早在1988年,臺當局剛開放臺胞返鄉探親後不久,就來到大陸了。嘉義大學畢業的他,精於所學的水土保持技術。1997年,長江三峽大壩截流成功,王振陸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因為爆破之後,這一帶的沿途需要覆坡綠化、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這方面掌握“岩石長草”先進技術的王振陸,得到了與大陸企業合作的機會,這樣在三峽地區一幹就幹了9個多月。

  有了這個大工程經驗之後,1999年,王振陸和幾個臺灣朋友南下來到海南島創業,成立了一家花木公司。海南與臺灣氣候相似,王振陸索性把臺灣很多新品種直接引進到海南,如發財樹、金錢樹、平安樹都是那個時候開始在海南落地生根的。

  由於技術出眾,當地臺商的一些工程也都樂意交由王振陸承包。“海南很著名的南麗湖高爾夫球場,當初在進行場地開發時,草坪鋪設就是我們公司負責的。”談到這一段經歷,他驕傲地説,當時草坪上的草不是“種”的,而是“噴”的,噴播的優點是平整度好,但對技術要求比較高。

  為推廣臺灣水果而“登鷺”

  時間轉眼到了2005年,臺灣水果享受零關稅“登陸”的待遇,這件大事也改變了王振陸的人生軌跡。聽到這個利好消息,他敏銳地覺察到其中的巨大商機,於是立即收拾好行李,向美麗的鷺島進發。

  在廈門期間,王振陸的一個重要身份是臺灣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的技術總監。“我們就是要通過基金會在大陸農村傳播我們的經驗,做全面的兩岸技術、資金、人才、技術管理模式方面交流。”王振陸這個技術總監主要負責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為臺灣水果在大陸的銷售尋找渠道,另一方面促成兩岸的農業合作。

  “在銷售臺灣水果方面,當初我們計劃將臺灣各地的相關水果在廈門都設一個展示廳,另外,現場還有原住民歌舞表演。可惜的是,後來因為一些程式上的問題,這個項目擱淺了。”不過他沒有泄氣,在為臺灣水果找渠道的同時,還不遺餘力地向大陸民眾推廣 “精緻農業産銷班”的操作模式。

  做兩岸農業交流的“紅娘”

  2007年,王振陸所在的公司與沙縣南霞鎮茶坪村的村民聯合成立了“森林人家”農業專業合作社,用臺灣的 “精緻農業産銷班”模式進行管理,通過統一規劃、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採購、統一銷售的運作模式,挖掘培育特色産品,降低銷售成本,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為推廣這種模式,王振陸的雙足踏遍了八閩大地。

  臺灣已發展到 “精緻農業”階段,王振陸認為,大陸農村目前所遇到的問題,正是臺灣在二三十年前出現的,當時面對土地越分越小的情況,臺灣選擇了發展 “精緻農業”,發展“産銷班”,因而走出了一條成功的道路,這是值得大陸借鑒的地方。

  “一般的葡萄是兩三塊錢一斤,我們為什麼不可以通過技術改進,提高其品質,改良其口感,讓一斤賣上二三十塊錢呢?”在王振陸看來,大陸目前已具備這種消費能力,一些高端水果的價格已超過臺灣水果,而且賣得不錯。王振陸很重視技術對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有一技之長的他,還擔任多家農業公司的技術顧問。

  當然,大陸在果樹、花卉、蔬菜、牲畜等方面也有好的品種和技術,這一方面,王振陸也會引進到臺灣去,“這樣有來有往,兩岸攜手共同賺全世界的錢”。(記者 薛洋)

[責任編輯: 李學斌]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