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 正文

全國售後服務維修聯盟落地月余 中小店生意冷清

2013-05-04 10:42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防止修電器遭遇“李鬼”、亂收費,由中國電子商會、中國家用電器維修協會牽頭,家電正規軍抱團組成的“全國售後服務維修聯盟”落地已有月余。昨日,記者走訪位於鼎好電子城的北京首家“正規軍”組成的維修城發現,相較于品牌維修網點的繁忙景象,大量中小維修廠商卻遭遇生意冷清。

  業內專家表示,這類經由家電品牌廠商授權、走特約經營的中小維修商更適宜在社區落地。

  維修城:幾家歡喜幾家愁

  昨天上午,剛走到鼎好商城的地下二層,背著個電腦包的大四學生蘇慶明就被圍了一圈。“修電腦嗎?”“手機賣嗎?”“電腦賣嗎?”……一堆問題下來,蘇慶明有些疑惑,“不是標著正規維修城嗎?”

  這兩天自個兒的惠普筆電風扇出了毛病,趕著寫論文的小蘇趕忙來了電子城。在一家筆電維修中心裏,聽著工作人員介紹自己是惠普授權的特約維修商,小蘇卻是將信將疑。

  在位於鼎好的北京市首家售後服務維修聯盟店裏,攤位圖顯示,近50家店舖中,品牌廠商自身的維修站點和中小維修商各佔一半。而記者發現,惠普、愛國者、聯想等品牌維修站點裏消費者坐在等候區裏排起長隊,而大多數中小維修商的店舖卻是門可羅雀。

  “不是專修點,換風扇的價格和惠普維修點差不多。還是去惠普那兒,來得更放心。”蘇慶明告訴記者,學校裏維修店的價格也是100多塊錢,這類中小維修商並不能讓他完全放心。

  商鋪:“租金便宜換不來客流量”

  剛搬進維修城一個來月,聚厚達科技的店舖裏卻已是人去樓空。隔著玻璃門,墻面上的廣告展板甚至還沒有完全拆掉塑膠包裝。循著玻璃門上的一條“搬遷告示”,記者在隔壁海龍電子城的3層賣場重新找到了這家店舖。

  店舖主要銷售蘋果、HTC等品牌的配件産品,公司經理王博然告訴記者,搬家的理由並不複雜,“我們覺得不划算!”

  原來,王博然的公司是鼎好商城的老住戶了。今年年初,伴隨“全國售後服務維修聯盟”的首家店落地北京,得知能在租金上有優惠,王博然就把自己的店面從地下一層搬了下來。可一個月下來,王博然發現自己原本紅火的生意變淡了,“之前一天最少也能走上10多單,可這一個月每天都是個位數。”

  在他看來,攤位沒了吸引力成了主要原因。在攤位圖上,王博然的店舖左右緊鄰著的都是幾家專業維修企業,“顧客都不知道這兒還有賣配件的,生意就好不了!”

  “五一”假期之前,得知一個朋友要轉手自己在海龍電子城的商鋪,王博然爽快地盤了下來。如今,他的店舖選擇在了3樓樓梯口,每日裏客來客往。

  對已經入駐維修城的不少中小維修商來説,招不來顧客都成了隱痛。地下二層的電梯旁,不少商家都派出了自家的工作人員出來攬客。一家筆電維修中心的高級技師邱紅濤有些無奈地告訴記者,維修城裏既然有了像惠普、聯想這類大牌的維修網點,他們這類特約維修經營商“攬不到客”便成了常事。

  專家:中小維修商更適合社區

  “我們將吸納更多中小維修商加入這樣的正規軍聯盟。”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産品售後服務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漢鐘這樣解釋成立“全國售後服務維修聯盟”的初衷,目前來看,家電維修的渠道有這麼幾種,廠商自己的維修站點、經銷商、經廠商授權的第三方維修團隊以及零散的、非正規維修點。

  林漢鐘告訴記者,零散的非正規維修點品質參差不齊,已成為一個突出問題,中國電子商會三包網2012年的投訴情況顯示,消費電子行業售後服務問題佔行業投訴量的四成。

  “經過統一的認證、培訓,我們希望把零散商戶納入到正規維修戶中。”林漢鐘介紹,目前協會正在對這類中小企業進行集中調研。

  而在産業分析師梁振鵬看來,維修聯盟需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是如何實現品牌的集群化,把品牌的維修點同第三方特約維修以及散戶們擺在一起,很難樹立起一個集中的品牌。“簡單説,消費者沒辦法平等對待這幾方。”

  梁振鵬表示,對經由品牌認證的特約中小維修商來説,社區路線更實在,“進入大商圈、做連鎖經營,這是家電廠商自身的維修網點該有的佈局。而中小維修商可以在社區立足,讓市民更方便地修家電。”(記者 張倩怡)

[責任編輯: 楊旋]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