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産業分析  > 正文

轉融券業務試點基本就緒 出借人角色受關注

2013-02-23 13:17 來源:證券時報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證券時報記者從中國證券金融公司獲悉,轉融券業務試點的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將於2月28日正式推出。

  轉融券業務是證券公司融券業務的配套機制。按照現有的規則,證券公司只能使用自有證券辦理對其客戶的融券,當證券公司自有證券不足時,可以通過證券金融公司向上市公司機構股東借入證券,以滿足客戶的融券需求。

  30券商測試轉融券 國壽資管扮獨立出借人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日前,轉融通第五輪測試正式展開。首批和第二批獲得轉融通業務試點資格的30家券商聯合參加轉融券倣真測試,而本週六還將進行轉融券通關測試。此輪測試將從本週三持續至下週一。

  “經常做測試,主要是為了讓聯網通關跑順暢,更好磨合。”對轉融券的測試,某券商轉融通業務負責人早已習慣。然而,儘管轉融券已進行多輪測試,但最終何時推出仍無法判斷。除了本身技術過關外,市場因素也成為了轉融券推出的重要考量之一。

  出借人角色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五輪測試中,中國人壽資産管理有限公司作為本輪測試的獨立出借人。出借人是指向證券金融公司出借資金或證券的機構投資者,通常是銀行、基金公司、保險公司、上市公司大股東等機構投資者。

  出借人直接決定了開展轉融資融券規模的大小。目前,《轉融通證券出借交易實施辦法(試行)》規定,試點期間,證券出借人僅限機構投資者。

  “轉融券更多的券源來自上市公司大股東,可是究竟有多少大股東願意出借自己的股票,除非大股東對市值管理沒有任何要求,前提必須還是流通股。”上海某券商行業研究員表示。

  與此同時,對於擔任出借人的機構投資者來説,其年化率並不高。“不到2%借給證金公司,出借期限一般都較短,收益率不高,根本沒吸引力。”某融資融券人士認為。而在國外,個人也可以成為出借人,並且年化率甚至可達10%以上。

  這或與國內競爭環境有關。在國內,證券公司之間不允許相互借入,並且只能通過證金公司進行,而在國外開展該項業務或者具備多個仲介機構,充分競爭。

  而一些銀行理財産品年化收益率都超過5%,很多國債、上市公司分紅的年化收益率遠遠高於2%,轉融券正式推出後,出借人的動力究竟有多大還是未知。

  對於出借人,市場關注的另一焦點是,上市公司大股東的出借動力。這意味著大小非解禁之後的股票,例如PE,VC等機構大小非,亦可用於出借。而這會不會導致操縱市場股價的另一手段,值得觀望。

[責任編輯: 吳曉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