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大事件  > 正文

IPO重啟即陷瘋狂 中國股市要靠制度吸金

2014-10-17 1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央廣網財經1月11日消息(記者丁玲娜 王璀)IPO真正開閘不足半月,市場卻亂象頻頻。準上市公司奧賽康路演結束後,突然在昨天(10日)淩晨宣佈暫緩上市,罕見的一幕引發市場一連串的猜想:是不是證監會出面強行干預?這一個公司的暫停,以及近期IPO的各種亂象,是否會讓整個IPO進程放緩?

  奧賽康暫停IPO掀起市場波瀾

  奧賽康半夜暫緩IPO,引發了股市不小的震蕩,公司公告中説:考慮到本次發行規模和老股轉讓規模較大,發行人和保薦機構及主承銷商出於審慎考慮,協商決定暫緩發行。奧賽康董事長辦公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未來將擇機再次啟動IPO。

  奧賽康:【如果未來有時機的話會重新啟動,後續有發行上的一些事情的話,我們公司會及時公告。】

  奧賽康原先公佈的發行價每股接近73元,發行市盈率67倍,老股轉讓近32億元,有控股股東高價套現之嫌。市場傳言,奧賽康因此驚動證監會,IPO才被緊急叫停。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説,暫停是奧賽康企業的自主行為,證監會並沒有干涉,不過證監會今後要加強發行承銷過程監管。

  證監會表態IPO還按既定節奏推進

  其實在近期的新股發行中,市場亂象並不少:深圳的全通教育被質疑存在重大紕漏,首批申購的我武生物配售涉嫌“黑幕”,打新股大潮再起市場可能面臨失血,這些引發猜想:監管部門會不會放緩IPO進程?對此,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鄧舸通報了近期首發企業的審核情況及下一步安排。

  證監會:【目前已經過發審會且辦理完會後事項的首發企業,都已取得了核準文件,其餘過會企業中,除個別企業外,都已經補報了2013年年報,預計3月份才能發行;目前在審的首發企業,均需按規定,補充提交並披露材料和2013年年報,並履行新股發行體制改革意見的要求後,才能進入審核程式,預計也要到3月份才會召開首發企業發審會。】

  IPO市場化改革只能進不能退

  停發超過一年多的時間,這次IPO重啟帶來的是一地雞毛,亂象頻發。高市盈率、鉅額老股轉讓、暫緩發行,這一系列問題也預示著新股發行體制改革遠沒有結束,改革之路依然漫長。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市場化改革只能進不能退,需要彌補制度漏洞來體現市場均衡。

  葉檀:【我們的市場化是需要進一步完善,需要補充的問題,而不是我們新股發行體制到現在為止,一會兒存量發行,一會兒不存量發行,新股發行一會兒暫停,一會兒不暫停。這些事情都説明我們沒有到位。既然選擇了正確的方向,就堅決的做下去。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上市之後的風險不能僅僅由二級市場來承擔,必須有一個非常堅定的處罰和非常完備的賠償機制。讓那些圈了錢之後,證明造假的人也做出非常沉重的賠償,這樣的市場才是均衡的。】

  中國股市要靠制度吸金

  伴隨著IPO重啟,本週新股7連發,下周又是33連發,10天50新股發行的節奏衝擊A股,市場的瘋狂也在拷問股市。那麼,如何把自主權更多地交給市場?股市堅冰如何破除?

  經濟之聲編輯蔡軍點評:註冊制實行,寬進嚴出,中國股市要靠制度吸金。

  蔡軍:【引資金來救市固然可解燃眉之急,但股市頑疾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真正要破股市堅冰,不僅僅只靠證券市場本身的改革,過去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一些公司往往專注于發展,擴張投資都是大手筆,而説到分紅回報投資者囊中羞澀。上市公司數量少,如同過去大學嚴進寬出。進了股市門如同端了鐵飯碗,成了天之驕子,真把投資者當衣食父母,別説分紅回報,亂花錢後反而不斷配股、增發不斷從投資者手裏圈錢補窟窿。難怪一聽發新股,投資者就落荒而逃。我們相信未來隨著國企改革的深入,註冊制的實行,股市未來將寬進嚴出。哪些原來在股市中濫竽充數的南郭先生終究是混不下去的,到那時,中國的股市就不會因為一陣寒風就要打噴嚏了,它將象一個身強力健的年輕人跑向未來。】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