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大事件  > 正文

中國反壟斷擴圍已開6張上億罰單 罰金近30億元

2014-10-17 15:53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反壟斷涉及各行業

  反壟斷涉及各行業

  中新網9月11日電 (財經頻道 曾會生)9日,國家發改委對吉林三家水泥企業開出1.14億元的反壟斷罰單。近期中國反壟斷不斷擴圍,頻率也呈增強態勢。據中新網財經頻道統計,去年初以來,我國開出了6張上億元的反壟斷罰單,罰金總計將近30億元。專家分析,中國反壟斷進入新常態,不分行業、企業性質,只要存在壟斷行為就納入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也不存在外界所説的“選擇性”;加大反壟斷力度有助於維護市場秩序、公平競爭的環境,未來反壟斷執法會更加頻繁、更大規模。

  中國反壟斷“擴圍” 去年以來開出30億罰單

  中國反壟斷再出重拳。9月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出公告,吉林省物價局對吉林亞泰集團水泥銷售有限公司、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冀東水泥吉林有限責任公司通過會議和簽訂協議,商定區域水泥價格及執行政策。責成吉林省物價局對這三家實施價格壟斷的水泥企業依法罰款共1.1439億元。其中,對亞泰公司處以罰款6004萬元,對北方公司處以罰款4097萬元,對冀東公司處以罰款1338萬元。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時建中對中新網財經頻道表示,處罰力度還可以再大一點,因為這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員白明接受中新網財經頻道採訪時則表示,對這三家企業的處罰力度拿捏得比較準,在初期,處罰額度不要太高。

  發改委給出的處罰額度不高的解釋是,考慮到我國水泥産能過剩的情況,上述三家公司達成並實施價格壟斷協議持續的時間不長,對市場競爭的損害限于一定的區域範圍。

  據中新網財經頻道統計,自2013年年初以來,中國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不斷擴圍。2013年1月4日,國家發改委對LG、三星、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等6家彩電企業處罰3.53億元。2013年3月19日,發改委對茅臺和五糧液出發了4.49億元。2013年8月7日,發改委對美讚臣、多美滋、合生元、雅培、富仕蘭和恒天然等6家奶粉企業處罰6.69億元。2013年8月12日,老鳳祥、老廟、亞一、城隍珠寶、天寶龍鳳等五家金店因價格壟斷被罰1009.37萬元,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被罰50萬元。2014年8月20日,發改委對住友、矢崎、精工、電裝、NTN和捷太格特等12家日本汽車零部件和軸承企業處罰12.35億元。2014年9月2日,發改委對浙江保險行業協會和23家省級保險企業處罰1.1億元。加上9日發改委對三家水泥企業的罰單,自2013年年初以來,中國反壟斷已經開出了約29.4億元的罰單。

  “反壟斷選擇性執法”説法不公平、也非事實

  自從中國開展反壟斷調查以來,不時有外界聲音稱,反壟斷是選擇性執法,只針對外企。中國歐盟商會和中國美國商會近期相繼表示,外資企業在中國反壟斷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然而,隨著中國反壟斷執法不斷推進,這種説法越來越站不住腳。

  2008年8月1日以來,《反壟斷法》已經實施了6年。最近被處罰的企業從數量和處罰金額看,國內企業都不比外資企業少。白明表示,從國家的反壟斷調查和發改委的處罰來看,根本不存在任何的選擇性或針對性。不論中資企業還是外企,只要中國的土地上存在壟斷行為和事實,違反了公平競爭,就應該調查和受到相應處罰。

  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表示,《反壟斷法》實施以來,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既有中國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並非只針對外國企業。在反壟斷法面前,所有企業一律平等,不存在“排外”的情況。

  而在2014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日在跟外國企業家交流時強調,中國反壟斷調查所涉及的企業,外國企業只佔10%。中國反壟斷不針對特定企業,也不搞選擇性執法。李克強希望進入中國的外企能夠遵守商業道德和法律,公平買賣。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日前也表示,對所有市場主體同等對待,這是《反壟斷法》的精神,也是執法始終堅持的原則。執法只從壟斷行為出發,不管主體性質如何,只要實施了價格壟斷行為,都會被一視同仁查處,目的是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不會因企業性質不同而有所區別。

  “選擇性執法的批評是不公平的,也不是實事求是的。”時建中表示,《反壟斷法》實施6年來,反壟斷調查涵蓋了國有、民營企業,中資和外資企業,一律平等,沒有法外之地。

  中國反壟斷進入新常態 未來或更頻繁

  近兩年來,中國對違法企業的調查和處罰越來越頻繁和引人注目。

  “過去,我們只針對個別典型和情節嚴重的企業和案例。”白明向中新網財經頻道介紹,以前由於執法能力和制度不夠健全。經過6年的經驗積累,反壟斷執法會越來越完善。反壟斷執法在維護市場秩序和維持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護消費者權益上將發揮更大作用。

  對於,未來反壟斷執法的力度,白明認為,不管是反壟斷調查還是處罰,未來肯定會比之前更加頻繁,可能會大規模地開展。這一點,從反壟斷調查從彩電、奶粉、白酒再到汽車、保險和水泥行業的違法企業,可以看出中國的反壟斷行業和企業在不斷擴圍。

  近期反壟斷處罰不斷,贏得了民眾的叫好。但也有不少民眾呼籲,對水電、石油、天然氣、通信、銀行、房地産等行業進行反壟斷調查。專家分析,一方面這些領域跟人們生活緊密相關;另一方面這些領域多數是行政壟斷。

  時建中對中新網財經頻道分析,確實中國反壟斷進入了新常態:不管任何的行業或者企業,只要存在壟斷行為就會納入反壟斷調查和處罰。但他指出,反壟斷進入新常態後,執法力量和執法水準需要加強。反壟斷處罰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根據企業違法行為對競爭者和消費者利益損害程度依法、按比例原則查處。(中新網財經頻道)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