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滾圖  > 正文

百名兩岸青年科學家相聚榕城 探討保護海洋漁業資源

2013-09-14 13:50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峽兩岸海洋漁業養護與共同開發青年科學家研討會現場 
海峽兩岸海洋漁業養護與共同開發青年科學家研討會現場
  東南網9月13日訊 今日下午,海峽兩岸海洋漁業養護與共同開發青年科學家研討會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召開,200多名國家、省、市及臺灣青年科學家相聚一堂,探討海洋漁業和資源保護的話題。

  會上,兩岸青年科學家圍繞“共同提升海洋資源養護、管理和利用水準”主題,就“海洋漁業資源基礎生物學與漁場環境”、“海洋漁業資源調查評估與新漁場開發技術”、“海洋漁業資源養護技術與管理策略”、“生態系統水準漁業資源開發利用與管理技術”、“氣候變化對漁業資源及生態系統的影響”、“兩岸及多邊海洋漁業合作機制”等相關問題進行了認真務實地探討。

  “目前地球暖化、氣候變遷,造成海上漁業資源逐漸匱乏。以前臺灣一年可以捕撈到92萬尾的烏魚,如今只能捕撈到25萬尾。”來自臺灣海洋大學的藍國瑋在其演講報告中指出:鯔魚,又稱為烏魚,是臺灣人逢年過節必備的美食,每年11月份洄遊到臺灣海峽南部,因為都是在冬至前後,被漁民成為“信魚”,營養價值豐富。

  他認為,造成烏魚捕獲量開始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分別為:大陸沿岸漁船數量越來越多,大陸捕獲的烏魚量越來越大導致臺灣捕獲量相應的減少;對魚類的過度捕撈,導致魚類資源供不應求;全球氣候的變遷,使得東海海域近年來的溫度上升了1.2度,比鄰東海的臺灣海峽溫度也隨之上升,加上ENSO現象、印度洋震蕩等都影響了烏魚空間分佈,進而導致烏魚族群的數量變化。因此,提升海洋資源養護、管理和利用水準是很有必要的。

  據悉,本次研討會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水産學會承辦,臺灣水産學會、福建省水産學會、福州市海洋與漁業局、福州市科學技術協會、福州市水産學會協辦,會期將持續2天,與會代表將就關心、關注的熱點話題展開深度交流,促進海洋資源養護、管理水準的提升和保護。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