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4日電 題:高層冀望借上海自貿區建設帶動改革提速
中新社記者 石岩
“這是我國深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是用開放帶動改革,釋放制度紅利的重要措施。”4日,談及剛剛獲批的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如是説。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原則通過了《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這標誌著國內首個符合國際慣例的海關特殊監管區誕生。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試驗區從一開始就得到了新一屆政府的大力支援。李克強今年3月底在上海調研期間就明確表示,鼓勵支援上海積極探索,在現有綜合保稅區基礎上,研究如何試點先行,在28平方公里內,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試驗區,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
鋻於目前中國三駕馬車之一的外貿進出口處於低點,傳統外貿增長方式已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輿論冀望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將有助於探索創造新的要素轉移和資源配置模式,促進外貿及投資便利化進程,進而為新時期中國外貿“突圍”破題,創造出新的經濟增長極。
在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上,李克強將建立上海自貿區一舉稱為“順應全球經貿發展新趨勢,更加積極主動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有分析認為,聯繫到中國正在推進的各項自貿區談判,特別是有可能加入的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談判,不排除當局有意將上海自貿區打造成新時期開放窗口的戰略考量。
除了外貿,3日通過的總體方案還包括金融、航運等4大領域的開放政策,並尋求管理、稅收、法規等五個方面的所有創新。這意味著,高層冀望發揮上海自貿區試驗區“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推進各項相關領域的全面性改革。
這一揣測得到了高層的印證,李克強表示,要將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的‘試驗田’”。他並稱,建立自貿試驗區一舉有利於培育中國面向全球的競爭新優勢,構建與各國合作發展的新平臺,拓展經濟增長的新空間,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之於金融領域,上海市市長楊雄透露,上海自貿區正在申請試點人民幣資本項目下開放,而且這一改革方向不會因為短期的流動性變化、熱錢流向變化而變化。這被廣泛解讀為官方有意將把自貿區打造為人民幣國際化的“試驗田”之舉,其意義不可低估。
在稅收領域,上海自貿區擬推動稅收創新,包括離岸貿易、金融採用低稅率,對境外投資收益採用分期繳納所得稅等優惠政策支援自由貿易試驗區內企業發展。此舉發生在中國大力推進財稅改革的當下,對於改革進程無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當然(建設上海自貿區的)過程中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畢竟是試驗區,我們也會總結經驗,不斷完善,積極推進。”姚堅表示。
而這,也是旨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的改革“試驗田”的應有之義。(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