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通訊  > 正文

騰訊封停百餘微信公眾賬號 3500萬用戶主動舉報

2014-08-07 13: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繼工信部今年5月底將嚴打利用微信傳播暴恐資訊之後,騰訊最近又開始新一輪清理謠言等有害資訊的行動。昨天,騰訊公司微信業務有關負責人透露,此次清理的重點將是公眾號,尤其是刻意散佈虛假資訊、詐騙、色情以及誘導用戶進行分享的公眾號。

  據介紹,僅今年上半年,騰訊安全中心舉報平臺就收到約6000萬條舉報消息,有超過3500萬用戶主動向騰訊舉報惡意賬號,經審核有365萬個惡意賬號被凍結。

  “微波爐緊急通知” 背後有人借機牟利

  微信有關負責人昨天透露,為了進一步優化平臺的生態環境,讓用戶獲取更加真實可信、有效的資訊,避免遭受謠言、詐騙等侵害,近期將對有害資訊進行重點清理。

  該負責人表示,淫穢色情、詐騙特別是謠言等有害資訊的存在,將會對這種信任關係造成破壞,從而也影響整個溝通環境的良性健康發展,“移動網際網路時代,謠言的傳播速度非常快、範圍也非常廣,越是與生活關係密切的事,越是有分量、有創意、有新意的內容,也越容易被關注、評論或轉發。而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人們這樣的心理,別有用心地傳播起謠言,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煽動蠱惑。”

  事實上,早在7月底,微信官方就已對外發出預警,稱將會針對近期出現的虛假點擊、集讚等行為進行打擊,而謠言、詐騙常常與這些行為相伴相生。運營者往往通過一些是非顛倒、極富蠱惑力的謠言,來騙取用戶的關注並獲取商業利益。

  值得關注的是,微信方面此次清理的重點將是公眾號,尤其是刻意散佈虛假資訊、詐騙、色情以及誘導用戶進行分享的公眾號。

  微信上述負責人強調,騰訊旗下的任何産品都將用戶放在第一位,這裡不僅包括用戶的體驗,更包括用戶個人資訊的安全。對於傷害用戶體驗,侵犯用戶個人隱私的違法行為,騰訊都堅決打擊,絕對不允許此類現象肆意擴散。

  該負責人舉例,前段時間不少公眾號流傳出所謂“微波爐加熱食物致癌”的謠言,其中影響面最大的文章包括《微波爐生産廠家打死也不説的驚天秘密》以及《緊急通知:請立即停止使用微波爐》。此謠言一齣,立刻引起用戶的廣泛關注,甚至有人借機牟利。“我們將會對整個謠言商業鏈條進行清理。”微信有關負責人透露,不僅涉及前端的謠言發佈,也會將打擊的範圍擴大到後端的交易等環節。

  上半年365萬個 惡意賬號被凍結

  據介紹,微信誕生至今已超過三年,逐步形成了一套針對有害資訊的完整打擊體系,包括“用戶舉報、快速核實以及主動打擊”等三大機制。用戶舉報是發現問題的重要來源。在所有的公眾賬號文章末尾,微信都開設了“舉報”通道,用戶隨時可以對自己發現的謠言文章進行舉報。微信團隊有一支專業的運營團隊對用戶的舉報進行核實,對舉報屬實的資訊進行有效快速的響應,只要舉報得當,7天之內都會得到相應的處理。僅今年上半年,騰訊安全中心舉報平臺就收到約6000萬條舉報消息,有超過3500萬用戶主動向騰訊舉報惡意賬號,經審核有365萬個惡意賬號被凍結。

  每日封停 欺詐廣告1000萬條

  此外,騰訊通過“雷霆行動”對不良資訊以及網路黑色産業鏈進行專項清理。同時,配合國家“掃黃打非·凈網2014”專項行動,微信還在騰訊網建立“掃黃打非·凈網2014”專題頁面,並同時開展了全方位的“打黃”行動,投入超過200人的專業隊伍在微信中完善投訴渠道、設立用戶舉報平臺。微信用戶可以通過微信的投訴功能,或者隨時通過值班電話、線上郵箱舉報不良資訊,此類資訊一經核實,微信將予以“快、狠、準”的打擊。

  據最新官方數據顯示,微信公眾平臺已對涉及傳播謠言的近千篇文章、百餘個公眾號進行了刪除和封停。刪除文章近千篇,封停公眾賬號百餘個。

  而騰訊雷霆行動自啟動以來,也累計封停假貨公眾賬號3萬個;每日封停欺詐廣告1000萬條;QQ和微信針對有風險網站連結每天給用戶提供29萬次提示;上半年配合各地警方打掉網路黑色産業鏈團夥10余個,抓獲約80名嫌疑人,涉案金額接近2500萬元人民幣。

  微信相關負責人強調,將嚴厲打擊網路違法犯罪,追究網路謠言製造者的責任。同時也請廣大用戶做到不信謠,不傳謠,拒絕當謠言的“助推手”,防止上當受騙,從根源上遏制網路謠言傳播和生存的空間。文/本報記者 吳琳琳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