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微信了嗎?”最近幾個月,身邊的死黨們見面打招呼頻繁發問,在我點頭應允時,迅速拿起我的手機掃描我的賬號二維碼,或者直接用手機號碼和QQ號碼搜索,生怕我拒絕加他們似的。之後,我總不忘加上一句:“但很少去玩。”死黨們對我投以輕蔑的眼神,似乎我是一個來自中世紀的“奧特曼”。
於是,我趕緊找了電視臺的時尚同事惡補了一下,終於跟上了時代的步伐。平時也不時陶醉地“掃一掃”抑或“搖一搖”,儼然一位走在時尚前沿的微信達人。
但事實上,內心還是不喜用微信。時代的步履穿梭得讓人有如夢囈的錯覺。曾記否,當年小學畢業時,留言冊上“電話號碼”那一欄,只有屈指可數的幾位同學很牛氣地寫下一串數字。 那個時代,讀到那句“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想到貼上郵票塞進街頭隨處可見的墨綠郵筒,就能和親朋好友聯繫上,就覺得很幸福了。
而如今快速前行的時代,讓我們漸漸遺失了曾經的慢調美好。想找人,只需知道對方的號碼,幾個按鍵,就隨時可把他或她“揪”住,溝通零障礙。但是,我們這代年輕人精力旺盛,似乎全然不滿足,我們的信條似乎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於是就有了QQ聊天工具。
毋庸置疑,QQ是很好的社交工具。大學畢業聚會時,同學們自告奮勇創建了班級QQ群。之後,儘管這個群也跟隨時代不斷更新版本,直到能視頻聊,能手機聊,但最終還是寂寞如空巢老人一般,數月盼不來一個“踩”的影子。某網友描繪出無聊的真實寫照——上聯:在嗎,幹嗎呢,最近怎麼樣。下聯:嗯在,沒幹嗎,挺好的你呢。橫批:呵呵。
但紛至遝來的新玩意兒依舊席捲而來:飛信、部落格、微博、微信,甚至聽都沒聽過的“飛聊”、“翼聊” ……於是,擔心落伍的人們紛紛加快時尚的腳步,應接不暇地接觸新鮮事物。
這些所謂的“新”裏,暗含著諸多缺陷。在微信交際圈內,我了解到這是相對微博更加私密的空間,微博是所有人都能看到,而微信只有你添加的少部分人能看到你的生活。然而有些人天天當看客,你發佈生活感受也好,你和他聊天也好,什麼都不回應,你添加這樣的朋友有何意義?在我看來,這種沒有心與心的親密交流,只是“快餐式的社交”需求罷了。
微信控們迎合了運營商們的指尖經濟的思想,儘管對生活的精緻和完美的追求在我們的時代已經到了病態的地步,但只要有運營商在,就有商機在,新的通信方式就會不斷出現。而我們永遠都在“追新”的路上,直到我們擁有一大堆的交友方式,但捫心自問真正交心的有幾位?
自始至終,我們缺少的並非溝通橋梁和交友方式,而是不隨歲月流逝漸漸疏遠的人間真情。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