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6月銀行年中考核的到來,市場再次引發“錢荒”的擔憂。在一些機構“焦慮”地呼籲全面降準之時,貨幣政策將進一步擴大“定向降準”力度的消息,引發市場的廣泛爭議。
5月30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落實和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會議明確,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對發放“三農”、小微企業等符合結構調整需要、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實體經濟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業金融機構適當降低準備金率。
同時,央行聯合銀監會召開會議,介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金融支援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發以來的落實情況。央行人士表示,“定向降準”和再貸款力度將加大,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擴大試點。
距4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加大涉農資金投放,對符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僅一個多月,“定向降準”的力度再度加大。
4月22日,央行宣佈自4月25日起,下調縣域農村商業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2個百分點,下調縣域農村合作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
早前,央行對相關縣域農村金融機構下調準備金率,“不意味著穩健貨幣政策取向的改變,在穩健貨幣政策取向下,不會影響銀行體系總體流動性。”央行表示,“下一步,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此次“定向降準”的結構、導向政策更加明確,因而範圍也有所擴大。除上一次的專項支援“三農”外,此次將支援的範圍擴大至“三農”和小微企業。
另一個範圍上的調整是,有“定向降準”資格的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再限于“符合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合作銀行”,凡是“三農”、小微貸款達到一定比例的銀行,均有可能享受“定向降準”的優惠政策。
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紀志宏透露,央行將從總量和結構兩方面著手,首先穩定融資總量,同時加強信貸政策引導,優化融資結構,對“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産業、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等重點領域和行業著重支援。
多位專家表示,“定向降準”的進一步擴圍並不意味著全面降準的可能性加大,也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同時,一直困擾銀行業的“錢荒”現象不會再次大規模發生。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央雖然提出加大“定向降準”措施力度的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政策取向的改變“貨幣政策不能進行整體性的放鬆。現在市場不是缺錢,而是結構不合理。”
郭田勇認為,如果貨幣政策“撒胡椒面”,不分對象地誰都給錢,那麼資金未必流到政策想要引導的領域,反而可能流到産能過剩或房地産等領域,造成事倍功半的後果。
郭田勇預測,因為國務院暫未確定本次“定向降準”的幅度,預計會針對不同機構情況進行區別性“定向降準”,下調區間預計在0.5~1個百分點。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估算,按照現在約有100萬億的存款,從全面降準的總量測算,如果降低0.5個百分點,釋放的資金量約為5000億。此次“定向降準”加上4月縣域“定向降準”,綜合效果看,幾乎可以達到3000億資金量的釋放。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則指出,儘管外匯佔款增速放緩,且有稅收上繳、銀行在季末加大資金需求等季節性因素,但貨幣市場流動性總體平穩,“錢荒”不會再現。
財經金融評論家余豐慧認為,貨幣政策工具一定要慎用存款準備金數量手段。存款準備金的貨幣乘數效應太高,對經濟殺傷力太大,特別是在目前市場不差錢情況下,降準更要慎之又慎。(李海霞)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