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惠氏宣佈平均11%的降價方案後,“美素佳兒”奶粉在內地的獨家銷售商富仕蘭食品貿易有限公司也將自8日起將中國市場全線産品的售價下調5%。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反壟斷法》規定的罰款區間為“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此前茅臺、五糧液在遭到反壟斷調查後積極配合,發改委對其罰款最終均按照“1%”這一“下限”來執行。因此,未來料將有更多遭到調查的奶粉企業加入降價行列,以換取“輕罰”。
中國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日前證實,該機構正在對合生元等奶粉品牌進行反壟斷調查。雅培、美讚臣、惠氏、多美滋等進口奶粉品牌也包含在列。
相關負責人介紹説,發改委啟動本次調查源於涉案奶粉企業通過控制經銷商轉售價格等方式,排除、限制了品牌內的價格競爭,抬高了乳粉的價格。從2008年以來,上述奶粉品牌的漲價幅度高達30%左右。
2008年成為洋奶粉漲價的起點並不令人意外。彼時,由於將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添加到奶粉中造成多名嬰兒患上腎結石,三鹿奶粉的麻煩演化為整個中國奶粉業的信任危機。自此外資奶粉品牌開始頗有“默契”的以“配方升級”和“成本上漲”為理由輪流上調價格。
業內人士指出,全世界奶粉的配方均遵循同一標準,升級也只會是微調;而在原料持續降價的情況下,成本上漲的説辭更站不住腳。但對國産奶粉信心的缺失,讓民眾失去了對洋奶粉漲價的“抵抗能力”。
在一輪連續上漲後,國內市場奶粉價格目前明顯高於其他國家市場。有專家以900克的罐裝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例測算説,進口奶粉到岸價平均約85元(人民幣,下同),國外終端零售價在125元左右,但同樣産品在內地市場價格超過250元。
不過,洋奶粉在肆無忌憚的漲價過程中也被發改委抓到了“尾巴”。有關方面負責人向中新社記者透露,在調查中他們發現,有的公司告知員工,價格控制行為違反《反壟斷法》,要謹慎操作,不要書面溝通,避免留下文字證據。但在經營活動中,仍通過電子郵件、電話、口頭等方式實施價格控制,屬於知法犯法,明知故犯。
從年初對三星等六家液晶面板生産商罰款3.53億元,首度對境外企業開出價格壟斷罰單,到不久前對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生産商處以4.49億元罰款。發改委在價格反壟斷方面的堅決態度讓涉案奶粉企業迅速做出反應。
惠氏在發改委公佈調查資訊後的48小時內即宣佈降價。該公司強調,為表明惠氏營養品積極配合、不斷完善的態度,將立即開展主要産品的降價活動,平均降幅11%,其中單品最高降價幅度達20%。
富仕蘭食品貿易有限公司也在其降價聲明中承諾將全力配合發改委價格監督與反壟斷調查的相關工作,並從7月8日起,將富仕蘭中國市場全線産品的售價下調5%。
據了解,除上述公司外,多個奶粉品牌的降價計劃也正在醞釀之中。未來,內地市場的洋奶粉或將掀起一輪“降價潮”。
受上述消息影響,過去幾天,國內奶粉企業在A股市場受到眾多投資者追捧。但亦分析人士稱,當洋奶粉和國産奶粉處於同一個價格“起跑線”,國産奶粉的市場份額或進一步遭到擠壓。考慮到從宣佈降價到消費終端的價格調整還需要一定的傳導時間,官方此次反壟斷會對國內奶粉市場的格局帶來哪些變化還有待進一步觀察。(記者 周銳)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