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修車貴,社會化維修點又讓人不放心,汽車售後市場麻煩不少。
《證券日報》記者從汽車投訴網獲悉,2013年售後亂象致服務投訴上升明顯。數據顯示,2013年共有3213宗涉及服務投訴,佔比為25.40%,同比上升七個百分點。投訴問題主要有包括4S店維修技術水準低導致對車輛故障的判斷不當,個別4S店為獲取更高利潤,強制搭售、以換代修、隱性收費等。
事實上,汽車售後市場的亂象背後,根本原因在於整車廠壟斷了原廠配件。《汽車品牌管理辦法》規定,汽車品牌經銷商應當在汽車品牌供應商授權範圍內從事汽車品牌銷售、售後服務、配件供應。
據悉,目前相關立法單位正在建議有關部門做出政策調整,擬通過頒布條例的方式,打破汽車廠商對原廠配件渠道的壟斷和對零部件供應商的限制。在此之前,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針對汽車配件壟斷問題曾對媒體表示:“我們正在蒐集資料,目前還沒有正式立案。有些反壟斷調查資訊透露之後不利於我們取證,實際上我們一直在做週邊調查。”
壟斷渠道賺取差價
“整車廠會與零部件公司簽訂協議,配件只能賣給廠商,不能流落到社會。廠家會貼個標牌再賣給4S店,並從中拿走一部分利潤。”中馳汽配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后啟告訴記者,零部件從生産廠商到消費者手裏經過了兩次加價,整車廠採購零部件加價賣給4S店,4S店再加價賣給消費者,加價分別可高達50%-100%。
也就是説,如果4S店把一輛車各個零部件拆開來賣給消費者,價格可以翻番。
張后啟指出,要打破這種壟斷,必須先解決立法的問題。“《汽車品牌管理辦法》規定,配件由整車廠指定,零配件生産商生産的産品原則上只能賣給整車廠家,社會維修企業無法從正規途徑買零部件。所以消費者只能去4S店買,價格也由4S店説了算,缺乏選擇權”。
事實上,所謂的原廠件,其實也都是獨立的零部件廠商生産。“現在社會維修點賣的零部件,都是從零部件廠商‘非法’流落出來的,一般都沒有發票”。
其次,要解決保險的問題。張后啟表示:“現在4S店維修價格越來越高,使得保險企業做車險都陷入虧損。但是國外不一樣,消費者可以根據意願選擇高保險或低保險,例如買1萬元的保險就去4S店修,要是買6000元的保險就去其他地方修,零部件都是一樣的。”
此外,技術和標準公開對於降低維修費用也非常重要。北京中保研汽車研究院總工程師曹學軍表示,維修技術資訊不公開不僅導致維修價格上升,而且導致保險費上升,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資訊公開包括相關配件的公開、工時標準的公開、維修技術和維修標準的公開三個方面。以歐盟為例,汽車排放法規(EC715/2007)對汽車維修保養技術資訊定義為:車輛診斷、維護、定期檢查、維修,再編程或重新初始化所需的、由製造商提供給其授權經銷商和維修商的全部資訊,包括這些資訊的所有後續修訂和補充,以及車輛安裝配件或設備所需的全部資訊。
整車廠對4S店有管控
據悉,目前我國社會維修企業佔到行業的90%,而4S店以10%的佔比承修了全行業60%左右的業務量。東創建國汽車售後體系總經理唐穗威表示,在目前的環境下,4S店雖然貴,但品質和服務還是相對有保障的,所以大部分消費者還是願意多花點錢去4S店維修。
4S店往往會給消費者推薦原廠配件,這與整車廠商的管控有關。唐穗威坦言:“整車廠對4S店有管控,例如如果賣給消費者的配件不是原廠的,消費者去向廠商投訴,4S店就會受到處罰;另外,根據銷量、往年數據等,每年主機廠對4S店的配件採購會列出標準,沒有達到標準,4S店也會受到相應處罰。”
不過,廠商的管控力度也參差不齊。有的品牌管控不嚴,消費者在社會維修點也能買到原廠配件,且價格比4S店便宜。唐穗威認為,既然廠家對4S店有管控標準,就應該嚴格管控市場,減少零部件流入社會,否則4S店經營有壓力。
張后啟則對放開零部件銷售很有信心,他表示,雖然現在車主不放心社會性的企業,但未來只要把信譽好的社會維修企業挑出來,打造成一個體系,提供同樣的技術服務,這樣便可以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他還透露,自己目前已經啟動打造這樣一個體系,並且與保險公司探討合作,未來社會維修企業也可以提供保險。
“現在亟待修改的是《汽車品牌管理辦法》,放開市場。”張后啟強調。(見習記者 陳妍妍)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