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童曙泉)9月1日起,城市特困人員,即傳統意義上的城市“三無”人員,將享政府供養,吃、穿、住、醫、葬五方面均將獲得保障。此前,農村特困人員(農村五保對象)已由政府供養。至此,本市更高標準的社會保障工作完成對城鄉弱勢群體的全面覆蓋。
市民政局昨天發佈《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員供養辦法》,該辦法由市民政局聯合市財政局、市衛生計生委等8部門共同印發,9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介紹,城市特困人員是指持有非農業戶籍的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且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的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即傳統意義上的城市“三無”人員。此次辦法將持有本市非農業戶籍的城市“三無”人員統稱為“城市特困人員”。
按照本市現行政策,城市特困人員除可按月享受低保金以外,還可按1.15的救助系數享受分類救助。目前城市特困人員每人每月可領取低保金(含糧油幫困金)787.5元,政策範圍內的醫療費用由民政部門實報實銷。
但與農村特困人員吃、穿、住、醫、葬五方面由政府給予供養相比,城市特困人員的供養工作存在政策空白。相關政策文件中,對於城市特困人員的認定程式、供養標準、供養內容、資金保障,以及日常照料、喪葬補助等問題均缺乏具體規定。民政部門無法完成對城市特困人員的審核認定和供養保障。
此次發佈的《北京市城市特困人員供養辦法》對城市特困人員的供養範圍、供養內容、供養方式、供養標準,以及審批程式和資金保障等做出具體規定,明確城市特困人員“五保”,政府將為城市特困人員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療;辦理喪葬事宜等。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最低標準為各區縣上年度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水準。
為防止騙取供養情況發生,辦法還嚴格規定了城市特困人員的認定審核程式。城市特困人員家庭財産狀況應當符合本市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標準,其申請、審核和審批程式參照城鄉低保審核審批辦法有關規定執行。申請人在申請特困人員供養時應當如實申報家庭經濟狀況,授權區縣民政部門對其家庭收入和家庭財産狀況進行核查。受理機關在經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信函索證和家庭收入財産資訊比對後,組織開展民主評議,並將申請人家庭情況和民主評議結果在其居住地進行張榜公示,符合條件的納入政府供養範圍。
新聞記憶體
城市“五保”怎麼保?
供養內容:
提供基本生活條件(如:符合基本居住條件的住房,供給糧油、副食品、生活用燃料、服裝、被褥等生活用品和零用錢);對生活不能自理的給予照料;提供疾病治療;辦理喪葬事宜等。
城市特困人員在接受各類教育期間給予教育救助;對有醫療救助需求的,提供醫療救助;對住房困難的,提供住房救助等。
供養方式:
特困人員可以選擇在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也可以選擇在家分散供養。
供養標準和資金保障:
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最低標準為各區縣上年度城鎮居民每人平均消費性支出。每年第二季度,各區(縣)民政、財政部門根據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公佈的數據,制定本區(縣)當年城市特困人員供養標準,報本級人民政府批准後於當年7月1日實施。
城市特困人員供養資金在區(縣)財政預算中安排。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增加導致基本生活暫時出現嚴重困難的,由戶籍所在區(縣)民政部門給予救助,所需資金由當地財政負擔。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