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別輕易給應屆畢業生貼“啃老”標簽

2014-08-06 10:34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別輕易給應屆畢業生貼“啃老”標簽

  北京大學市場與媒介研究中心、趕集網日前聯合發佈《90後畢業生飯碗報告》。這份基於35萬餘份有效問卷的報告顯示,今年的應屆畢業生中,三成以上畢業生仍“啃老”,近四成過著“月光”生活。

  大學畢業生本該自食其力,如果老是賴在家裏,繼續“壓榨”父母,難免遭到輿論批評。“啃老”在我們的文化語境裏,不但具有物質利益層面的意義,更具有道德觀念層面的意義。然而,任意將“啃老”的帽子戴在應屆畢業生頭上,不但可能掩蓋現象背後的“真問題”,也會走入道德批判的誤區。立足,確實是個不小的難題,在“揭不開鍋”的時候求助父母,也是人之常情。

  事實上,這種現象幾乎每年都在上演,成為並不新鮮的“畢業生之痛”。2009 年年底,一項針對當年應屆畢業生的調查顯示:有22%的大學畢業生月收入與支出之差在-250 元至250 元之間,成為月月吃光喝光的“月光族”,8%的畢業生月收入與支出之差小于或等於-250 元,成為“ 負翁”,很多畢業生還需要父母的資助。在就業、創業初期,父母這種行為應該算是一種中性的“接濟”,而非孩子在惡意地“啃老”。

  如今,高素質人才越來越多,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在一個接一個的“最難就業季”裏,應屆畢業生們只能採取“先就業再擇業”的務實態度。即使他們暫時

  不能自立,需要父母接濟,也無需動輒貼個“啃老”這樣的不道德標簽。

  其實,對於我們這個家庭觀念濃厚的國度,孩子只有踏出校門才意味著成年,父母此時的接濟往往成為很多孩子自食其力、感恩上進的原動力。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接濟變成了啃老。

  父母對剛剛走入社會的孩子給予適度接濟,這本來無可厚非。當然,如果這種溫情的敘事沒有適當的引導,就很可能滑向“啃老”的悲情。要避免這種變化,需要年輕人樹立自強、自立、自尊意識,也需要家庭教育適度糾偏,該斷奶時就斷奶,更需要學校真正重視大學生的職業規劃教育,社會管理者在構建就業服務體系上拿出更多務實舉措。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