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顏金成
這周上證指數圍繞2000點糾結,不少投資者把這個整數關口看做“最後防線”,這也引發筆者關於整數關口的思考。整數關口在投資市場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意義,有時候,它甚至跟陰謀論聯繫在一起,神秘莫測。
老股民最喜歡説的是,2005年滬指跌破1000點後一輪大牛市開始的經典案例。“不破不立”的經典,非這一次莫屬了。這幾天也是類似,在2000點左右,股民看到中國石油等大盤股總是逆著大盤上漲,於是猜測“暴力哥護盤”,有人要“守衛2000點”。
整數關口的産生的確有它的合理性。1000點,2000點這種容易被大多數人關注的點位,會從心理層面轉變為實際意義上的支撐和阻力。簡單説,2007年股指從6124點暴跌,我就聽到不少投資者當時就説,跌到3000點就抄底。實際上,滬指在跌到2990點時立即企穩,並開始了持續十幾天的暴漲。
事情可能就是這樣,當很多人想“3000點抄底”的時候,市場就真正産生了一些買入的人,從而導致了短期多空力量的轉換。
我們似乎找到這個“隨機漫步市場”的規律了,那就是“整數關口”。理所當然,我們似乎可以開始在整數關口進行交易了。比如,2000點有人會護盤,於是我們進場做多。想像很美好,現實很殘酷。市場不是這麼簡單的,這個市場從來沒有什麼東西是確定的。
仔細梳理“整數關口”的規律,你會發現,它經常是失效的。比如,2012年底,2000點被砸穿;2013年中,2000點也沒有守住;2008年,2000點並沒有止住指數下跌。同樣,2009年,很多人覺得3000點這個位置阻力極其巨大。3000點附近,指數會大跌,或者狠狠地折騰一番,結果我們發現,指數只花了一天的時間就突破3000點,此後一路上漲到3478點。
其實,2005年開始的大牛市,市場從1000點漲到6000點的過程中,市場也不是遵守所謂的整數關口規律。很多時候,整數關口似乎並沒有被市場先生當成一回事。
要解開整數關口的奧秘,我們還是要説一個老套的觀點:市場總會走他自己的路。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有時候會影響市場,但這種心理層面的東西畢竟只是短期因素。市場中長期走勢,根本上是經濟決定。2000點,還是3000點,在全球經濟的大環境中,顯得那麼微不足道。
舉個極端的例子,就單只股票來説,一隻股票漲到每股299元。此時,市場認為300元是個很難突破的地方。但是,如果這家公司市盈率只有20倍,未來五年,每年業績都增長40%。300元這個位置,一定會脆弱得像一層白紙。
一個國家的股市就像一隻股票,他也遵守著類似單只股票運動的規律。決定最終方向的是浩浩蕩蕩的經濟趨勢,如果把注意力停留在數字、點位的得失,那便是忽略了根本。
看看世界股市百年曆史,從來沒有一個市場因為一個數字而終止下跌,也沒有一隻股票因為跌到了1塊錢而開始上漲。如果實在忘不了整數關口,筆者的建議是,當市場已經在整數關口出現支撐和阻力的時候,再去關注它。否則,忽略它。
[責任編輯: 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