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頤和園人頭攢動。當日,正值十一期間,每日約有十萬餘遊客涌入頤和園,觀賞大黃鴨。中新社發 韓海丹 攝
編者按:
又是一年國慶。大半年繁忙工作後迎來的七天假期,讓不少國人滿心期待。然而,伴隨著黃金周的到來,一些衍生的話題再度進入公眾視野。旅遊行業亂象致消費者權益難保障;長假出遊陷入“人山人海”;“黃金周”對經濟拉動價值究竟幾何;挪雙休拼長假是福利還是負擔?此外,那些漂在大城市,因種種原因不能“常回家看看”的人,他們的假期如何度過,他們的選擇背後又折射出怎樣的無奈與隱憂?
近年來,關於十一黃金周的存廢問題再度引發拷問,延續了10多年的黃金周制度,無疑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
長假期間,中新網新聞中心推出一組國慶策劃組稿,從“節慶篇”、“旅遊篇”、“出行篇”、“鄉愁篇”、“經濟篇”、“拼假篇”等多角度切入,展現國人“假期百態”。在這個舉國歡慶的日子,我們在休養身心之餘,不應停下追問的腳步。因為在這些沸騰的表像背後,仍有那略帶涼意的現實留待求索。
國慶系列策劃之“拼假篇”——
“中國式”成難負之重 拿什麼拯救國人休息福利
中新網北京10月7日電(王浩成) 國慶假期今日進入最後一天,意味著人們長達近一個月的“淩亂”作息模式行將收尾。今年以來,多個因“挪假”産生的“超級工作周”和“淩亂工作模式”讓“中國式休假”再度被推上風口浪尖。原本作為“福利”的小長假被指成為人們的難負之重,國人休假尷尬的破解之道仍待多方求索。
國人進入“淩亂”模式 “上3休3”引發全民吐槽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3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今年中秋節休息3天,國慶節休息7天,前後有3個週末雙休日被調整成只休一天,“混亂工作模式”將持續大半個月,網友“盧小小屹”總結:“自9月16日開始:上3天休3天上6天休1天上2天休7天上5天休1天。”
為期近一個月的“混亂工作模式”引發公眾的吐槽。“史上最亂假期”、“挑戰人類生物鐘極限”、“假期咋過都註定是傳奇”、“放假休到爽,回來忙到爽”……面對“淩亂”的假期安排,人們在有苦難言之餘只好“寓不滿于自嘲”,看似幽默的言論背後蘊涵的則是深深的無奈。自嘲之外,亦有聲音直言不諱地表達不滿:“放假變成很累的一件事,還有什麼意思啊”、“內分泌要失調了”。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指出,國家之所以選擇“挪”出“小長假”,一方面是要借假日拉動經濟;另一方面則考慮確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需要一個較長的假期去旅遊休閒。但他同時指出,不能將部分人的需求作為政策制定的全部依據,應當盡可能地兼顧不同意見。
中國閒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魏翔表示,縱觀其他國家的做法,基本都是“少挪”或“不挪”,“原來日本挪得也比較多,但後來研究顯示,國家如果在宏觀層面挪動比較多,就會對人的經濟行為、身體狀況和交通狀況産生很大影響,比如説假日綜合徵。”
“拼假”走紅卻“僅此娛樂” 折射公眾休假尷尬
針對今年“雙節”的放假安排,五花八門的“請假攻略”迅速流傳網路,其中最走紅的版本是“請假11天休息24天”的“豪華套餐”。內容如下:在中秋放假前的9月16日、17日、18日請假3天,9月22日至27日請假6天,最後在國慶節前的9月29日、30日請假2天,拼出一個長達24天的“長假”。
然而,網友迅速指出這一“攻略”暗藏著多個紕漏。“年假總共都只有5天,難道要去請病假嗎”、“照這麼請假法,大老闆會讓錢包永久性休息”、“公務員崗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你這個螺絲釘掉了,誰給你補上”。一位網路招聘公司的HR亦表示,“24天長假”不現實,“一旦多人不約而同選擇同一時間休假,會導致企業運作困難。即使休假成功,回來後也將面臨堆積的工作。”“攻略雖好,僅此娛樂”成為了網友針對“拼假攻略”達成的“共識”。
“拼假攻略”緣何屢遭熱炒?評論解析,首先反映了勃興的休閒需要與捉襟見肘的假日供應之間的矛盾,民眾感覺現有的公共假期“吃不飽”。其次揭示了呆板的休假安排與個性多元的假日需求之間的矛盾,官方放假安排僅作為指導,各單位擁有適當調整的權力。但是,各地基本照搬“通知”,扎堆放假、扎堆出行、扎堆“擠爆”、扎堆“歸隊”;最後折射出了不變的制度設計與多變的社會生活之間的矛盾,疲憊的“挪假”、無奈的“拼假”,智慧與靈光的背後,是公眾對假日制度的反彈。
夏學鑾表示,當下中國的“”制度與西方社會相比還有待完善,職工在申請“帶薪假”遇阻的情況下,試圖通過請假來“拼假”亦是無奈之舉。
“拼假攻略”引發的熱議,以及人們對“攻略”的“望而卻步”,體現了國人想要盡情“休假”的同時又不得不面臨諸多無奈。在現實之下,面對看似誘人的“小長假”,只能苦笑一句“想説愛你不容易”。
“扎堆”放假衍生扎堆問題 出行安全、休假品質難保障
國家將中秋、端午、清明設定為法定節假日,旨在增強節假日傳統文化的影響力。然而,在重視節假日的同時,相關部門將週末雙休日與節假日“挪”在一起,“湊”出小長假,也衍生出了不少社會問題。
首先,“扎堆”放假,必然導致“扎堆”出遊,品質難保障。2012年國慶黃金週期間,約有7.4億人次通過公路、鐵路、民航出行。9月30日當天,全國道路旅遊運輸量就達到8560萬人,超負荷的流量讓多地“高速路”變“停車場”,全國各大知名景區人滿為患,“看景”變成了“看人”。
相對集中的人流物流也極易引發安全事故。統計數據顯示,同樣在2012年國慶黃金週期間,全國共發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涉及人員傷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傷。
此外,“挪假”所導致的節前節後集中上班,在法律上遭到詬病,律師表示,2013年節假日安排中部分放假調休安排導致勞動者一週連續7天上班,與我國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相衝突。
有專家建議,在放假安排上,可以“放權”給單位。鋻於國務院的放假安排只是指導意見,各個部門或單位完全可以結合行業自身特點和員工訴求,適當調整工作日和休假期。但是,不容忽視的現實是:自《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施行以來,調查顯示,只有不足三成“上班族”可享受帶薪休假的待遇,超過四成人對自己休假狀況感到不滿或無奈。
“中國式休假”再引拷問 休息福利如何不再成負擔
“拼”出來的長假究竟有多“實惠”?據網友統計,2013年節日和紀念日加起來總共放假29天,但實際法定節假日只有11天,剩下的18天都是從週末“借”來的。這樣算下來,不但沒有多休,反而比去年還少了5個正常的雙休日。這種看上去美妙實際上“坑爹”的放假安排,也引發了人們不滿,在質疑“就按照日曆休假不行麼”的同時,有人不無怨氣的直言“讓‘調休’滾出假期界”。
甚囂塵上的抱怨,讓人們不得不面對“中國式休假”引發的深層次拷問,“挪”來的長假,之於國人而言,更多的是福利還是負擔?當“放假變得很累”成為一種普遍反應,揭示的則是當前假期安排與百姓需求的不匹配。
假期設置如何“合理化”?支招的聲音亦層出不窮,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教授蔡繼明曾提議不要隨意挪用雙休日,而是取消小長假,推行長週末,把假日自然而然地和週六日連在一起。他介紹:五一、元旦,和週六、日湊在一起的時候很少。如果把“五一”假日改為“五月首個週一”,就可以跟上一個雙休日連在一起放假,這也是“五一假期”。
有評論指出,自1999年開始實行的“黃金周”拼假制度,已與當下時代需求不符。一方面“以假期促消費”的思路催生了長假,但是“挪用雙休日”則在無形之中導致了對勞動者尊重的缺失。另外,當前國人的休假,仍是通過“國家法令”來保障,國家安排的假期是能夠被用人單位唯一採納的相應的福利。人們的焦慮在於:當大多數的福利制度都被選擇性操作的時候,國家的法定假日成為唯一有保障的福利,自然假期亦顯得分外寶貴。此時,面對假期的拼湊與調整,人們不得不“斤斤計較”同時倍感憂慮。
夏學鑾認為,法定假日的安排,應當充分徵求公眾的意見,人們的現實需求在不斷的變化,相應的公共政策也應對此做出反應,而不是成為一種“慣性”而一成不變。(完)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