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前,發生在山東的“奪命快遞”事件震驚全國,也暴露了快遞行業在驗貨環節上存在的漏洞。那麼,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快遞行業的情況如何呢?近日,記者就此採訪了烏市多家快遞公司。
消費者:“先驗後簽”難做到
在記者採訪時,烏市受訪的15名市民都表示經常接收快遞,也都知道快遞行業要求接收人應當“先驗後簽”的規定,但真正做到的,只有3位。
市民吳剛説,自己接觸過的多家快遞公司的多數快遞員並不嚴格執行這個規定。“他們很趕時間,送到貨後急匆匆地催我簽字,有時我提出先驗貨,對方就表示沒時間,讓我先簽收,如果貨物有問題再打電話找他們。一來二往,我也就懶得跟他們費口舌。”吳剛説。
其他受訪市民未能做到貨物“先驗後簽”的原因多與吳剛相同。不過,也有人表示,自己購買的産品屬於隱私,不希望他人看到,加上有些快遞公司支援收件人在快遞簽收後發現有損壞時向客服反映,很多人也就沒有先驗貨的習慣了。
“看了山東‘奪命快遞’事件的新聞後,覺得還是得改改習慣,先驗貨比較好,不然真有了什麼問題,到底是賣家還是快遞公司來負責,確認起來真讓人頭疼。”市民孫靜説。
快遞公司:標準未被統一執行
記者從烏市郵政管理局了解到,目前,申通、圓通、韻達、順豐等十多家快遞公司均在烏魯木齊設有分部。在2012年5月1日正式實施的快遞服務系列國家標準中,明確規定客戶發件、收件時都應“先驗後簽”。該標準規定,快件外包裝完好,由收件人簽字確認;如果外包裝出現明顯破損等異常情況,負責送快件的人應告知收件人先驗收內件再簽收。該標準還要求,消費者寄快遞時出示身份證,經過快遞員開包檢查、核實後,包裹才能寄出去,客戶拒絕驗視的,可不予收寄。
但在記者採訪的申通、圓通和順豐三家快遞公司中,該標準並沒有被統一執行。在申通快遞公司烏魯木齊東環路營業廳內記者看到,公司的墻上張貼著投訴電話,而且在醒目位置張貼了禁遞物品名錄,如易燃易爆類物品、各類烈性毒藥、易腐蝕性物品以及所有形式的液體、刀具和電子産品等。
禁運物品名錄十分詳盡,然而,該公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一般情況下,如果寄件人的貨物沒有包裝,能直接看到實物,快遞員會根據是否為違禁物品進行派發或拒收,但若收到已包裝好的寄件時,不會在派發前拆包檢查,而是直接派發。等快件到達接收地後,準備為收件人送達時會進行掃描,經掃描無法確定貨物是否為違禁品時,才會進行開包檢查。
“另外一種開包驗貨情況是,貨物在派發前被發現破損,工作人員會根據貨單上的資訊開包確認包裹裏的物件、數量等;如果包裹丟失,會聯繫發件公司,由發件公司具體處理。”該工作人員説。
記者詢問為何發貨前不檢查而要在到達接收地後才檢查時,對方表示,公司每天除了要發送很多的貨物外,還要做包裝、分類等工作,如果在發貨前掃描物品將耗費很大的人力和時間,相對來説,收貨時的掃描驗貨流程就比較簡單。
隨後,記者到圓通快遞和順豐快遞的兩處營業廳採訪,兩家快遞公司的工作人員均表示,公司有規定在接收寄件人貨物時必須當面驗貨,派送貨物前也會對包裹進行檢查。其中,烏魯木齊順豐快遞公司的一名李姓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在接收外發貨物時,會要求客戶開包,確認沒有違禁品之後再接收。在貨物運輸前,還會在轉机站進行掃描和抽檢,如果貨物走航運路線,航空公司還會再次進行檢查。在收貨方面,同樣要在派送前先送到轉机站進行檢查。
“毒包裹事件對我們的震動很大,事件發生後,公司已經做了業務調整,以前可以投遞的牛奶、包裝好的酒水、膏體類的物品,目前我們都不再收寄。此外,對於化工單位托運的産品,必須要有該單位領導簽字或者出具相關證明,我們才會收運。”李經理説。
此外,他表示,有些快遞員沒有執行“先驗後簽”的規定,是因為快遞員收入基本都是計件算的,驗視和拆裝會增加收件的時間,所以有些快遞員為省事,就忽略了這一環節。
法學專家:
監管乏力制度落空
據了解,我國關於快遞業的法律法規比較完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快遞市場管理辦法》、《快遞業安全防範細則》等都詳細規定了禁止郵寄的違禁物品種類和嚴格的驗視制度,並有相應的處罰措施,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很多快遞員多是將快件放到小區物業或者公司前臺,而物業和公司前臺幾乎不要求拆包驗收。
新疆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所長白莉告訴記者,在電子商務的刺激下,快遞市場發展過於迅猛,而其準入門檻不高,對行業的整體發展構成了不良影響。快遞行業出現的諸多問題,根本原因在於發展快速的物流行業與落後的企業管理與法律監管之間的矛盾。
“快遞行業出現的諸多問題,一方面折射出監管乏力,相關法律制度被行業視作一紙空文,另一方面反映出相關部門對行業管理與引導培育滯後。就物流行業自身來説,缺少倒逼企業自覺遵從與自我管理的機制。”白莉説,今後,一方面應推進快遞行業市場規則的構建,強化快遞企業要承擔的公共安全、商業誠信等方面的責任,倒逼企業自我管理;最重要的是以法律法規推動快遞行業的自律和他律,在相關法律中應對權責進行進一步明確,對快遞企業的從業資格、人員素質、責任保險等內容進行明確規範,提高其違法違規成本。另一方面,行政監管層面亦需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機制,重視行業培育、環節監管。明確的監督檢查機制和相應的處理措施,能促進全行業健康發展。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