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有利于中國外貿穩定發展

2014-05-06 08:38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量化寬松退出有利于我國外貿穩定發展、降低原材料進口成本

  應當看到,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的退出對中國經濟有積極影響:

  一是有利于中國經濟提質增效。在美國逐步收緊銀根的情況下,國內流動性將有所降低,再加上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中國經濟將逐步走上健康發展的正軌,泡沫將被平穩有序擠出,進而實現中國經濟的穩步提質增效與轉型發展。

  二是有利于出口貿易穩定發展。美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將導致美元走強,給人民幣帶來一定的貶值壓力,有利于我國出口貿易穩定發展。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量化寬松政策退出本身就反映出美國經濟復蘇的態勢得到確認,經濟內生增長動力增強,意味著中國對美出口形勢將趨于好轉。

  三是有利于降低原材料進口成本。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將從趨勢上確立美元的強勢地位,有利于抑制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有利于降低我國進口成本,這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兩頭在外”的加工貿易,另一方面也會減少輸入型通脹壓力。

  四是有利于促進對外投資和保障美元資產安全。隨著發達國家經濟逐漸邁入穩定復蘇通道,美元升值,股票、不動產市場的上漲動力增強,海外投資回報趨于上升,投資前景進一步向好。同時,隨著美元的走強,我國外匯儲備中的巨額美元資產安全性將得到保障。

  量化寬松退出導致的資金緊張,可能對實體經濟的多個領域產生負面影響

  盡管量化寬松政策退出短期內難以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較大麻煩,但未來面臨的挑戰不容忽視,應高度警惕、密切跟進,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首先,不利于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推進。隨著量化寬松政策退出,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預期可能出現逆轉,境外投資者持有人民幣及相關資產的動力可能減弱,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會受到一定影響。

  其次,將使貨幣政策調整壓力加大。隨著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前期進入我國並以賺取匯率價差為目的的美元資產可能會選擇退出中國,外匯佔款持續大幅上升的趨勢也許將扭轉,從而加劇銀行間市場資金的緊張局面。

  再次,量化寬松政策退出導致的資金緊張,可能對實體經濟的多個領域產生負面影響,尤其可能加大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和房地產市場資金鏈斷裂和泡沫破裂的風險,對商業銀行資產質量也可能帶來一定衝擊。同時,我國資金成本已經處于較高水平,而量化寬松政策退出有可能進一步推升國內資金成本。

  此外,中國經濟穩增長的壓力也將增大。隨著量化寬松政策退出,跨境資金從新興市場和歐洲撤離將對這些地區帶來一定的衝擊,延緩甚至中斷新興市場和歐洲經濟脆弱的復蘇進程,進而影響中國對這些地區的出口和投資。

  面對不可逆轉的量化寬松政策的逐步退出,我國政府應從容應對挑戰,盡早做好政策調整預案;企業也應審慎判斷量化寬松退出對國際國內經濟的綜合影響,以及國內政策可能的調整方向,提前做好生產經營安排。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