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水巡邏
乘艇巡邏
調查背景
近一個月來,我國東北遭遇多年不遇的洪災,黑龍江邊境一線的20多個營連哨所遭受洪水襲擊。
突如其來的滔滔洪水,不只是自然災害,更是對戍邊人忠誠與信念、使命與責任的全面考驗。廣大邊防官兵堅守一線巡邏執勤,使邊關始終堅如磐石!
抗洪搶險,保護家園,對戍邊人來説具有雙重含義:既要挺身而出保護好身邊的“小家園”,確保邊境地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産安全;更要瞪大眼睛守護好祖國這個“大家園”,時刻牢記戍邊使命,確保邊境安寧、邊防永固。
趟水、划船、乘巡邏艇,戍邊人堅守邊防一線
巡邏執勤從未間斷
8月22日上午,記者在某邊防團邊防線看到感人的一幕:10多名官兵趟著齊腰深的洪水,前往邊防巡邏執勤。排長趙嘉成拿著木棒走在最前面探路,後面的戰士腰上係著粗繩索,一個牽著一個往前走。
“我們的巡邏執勤沒有一天中斷。”黑河軍分區領導介紹説,不少邊防連隊被洪水圍困,一些邊防站營房外的洪水深達一兩米。可各營連巡邏執勤任務不變,能乘車的乘車,能徒步的就趟水執勤,水實在太深就乘艇巡邏。
黑瞎子島90%以上土地被淹,島上的施工人員早已全部撤離,可守島官兵始終堅守崗位,一步也沒有撤退。
“在任何時候,不管有多危險,我們邊防軍人都必須堅守在邊防線上。”官兵們告訴記者,大家在洪水中堅持巡邏也是一種宣言:我們堅守祖國領土的決心不會因任何因素而動搖!
前兩天,某邊防團邊防一線被洪水淹沒,人員無法進入。官兵們專門找來一艘漁船,天天堅持巡邏到一線。
由於水流太急,某邊防團有近10公里邊防線進不去人和漁船。官兵與某邊防巡邏艇大隊建立了聯合巡邏執勤應急機制,每天乘艇聯合執勤,確保邊防巡邏無死角。
黑龍江省軍區領導介紹説,多日來,數萬官兵在奮力抗洪救災的同時,始終堅持巡邏執勤,數千公里邊防線始終在官兵警惕的目光中。
地圖、定位儀、老邊防,人與科技結合丈量國界
巡邏邊界分毫不差
洪水來襲,黑龍江部分地段兩岸變成一片汪洋,尋常人根本分辨不出哪是江、哪是岸。
某邊防巡邏艇大隊三級軍士長熊應春每天照常駕駛巡邏艇在界江巡邏,與漲水前比沒什麼兩樣。這讓俄軍敬佩不已:洪水中,不少地貌地物都發生了改變,熊應春“靠感覺”竟仍能這麼精準,真是太神奇了!
“界江界河就在我心裏裝著呢!就算不用探測儀,我也能找到界碑的準確位置。”熊應春在邊防一幹就是18年,對邊防一草一木都瞭如指掌。
與熊應春一樣神奇的還有某邊防團哨長王勇,他的“定位”水準讓人叫絕。趟著齊腰深的洪水,走過“九曲十八彎”,王哨長一把將手中的紅旗插在了水中:“這裡就是邊界線,再往前多走一步就越境,少走一步沒到位!”
隨行的機關參謀用定位儀仔細“丈量”——分毫不差。
在黑河軍分區某邊防團,記者看到,每組巡邏官兵都有一個手持北斗導航定位儀。戰士李小文説:“有了高科技産品,哪怕洪水再大,也不會影響我們在邊界巡邏。”
據介紹,為了準確定位邊防線,省軍區專門給各邊防團下發了地圖和北斗定位儀等,一些有條件的連隊哨所還利用駐地資源,聯合地方測繪、水利等部門勘測邊防線,確保官兵守護好國境。
護堤、護碑、設置標誌,傾心呵護邊防設施
確保國土寸土不失
洪峰到來前,邊防軍人首先做的是保護界碑。
某邊防團三連轄區,恰好是險情頻發的特殊防洪區域,有兩塊界碑挺立在抗洪大堤上。團政委杜迎春晚上睡不著覺,擔心官兵在抗洪固堤時不小心損壞界碑,帶領官兵用沙袋將2塊界碑圍得嚴嚴實實。
黑龍江第三次洪峰到來前,某邊防團八連連長張書輝帶領官兵,對轄區內的6塊界碑進行固基,用沙袋進行保護。“對邊防軍人來説,界碑比生命還重要!”張連長告訴記者,界碑是國界的標誌物,必須時刻矗立在邊防線上。為了防止界碑被洪水淹沒找不到,或是抗洪運沙船快速行駛不小心撞壞界碑,官兵們每次巡邏,都要勘察界碑,設置標識物。
佳木斯軍分區司令員魏智峰告訴記者,洪水來襲後,邊防官兵一方面想盡辦法保護大堤、保衛國土,另一方面在邊境線上設置標識物、維護邊防設施,確保國土寸土不失。
洪流來襲,某邊防團部分邊防鐵絲網和網樁倒伏、10余公里巡邊路被毀。官兵們不等暴雨停歇、洪水退卻,就積極搶修。由於勘測精確、作業認真,邊防鐵絲網歸位沒有出現絲毫誤差。
採訪路上,有這樣一幕情景讓記者深受感動:一隊隊巡邏的邊防軍人,在洪水中艱難前行。為了手中的裝備不被洪水侵蝕,他們全都將裝備舉過頭頂,正如他們將國家利益高舉過頭頂一樣……
在中國邊境版圖上,正是因為有無數這樣的邊防軍人,才使得萬里邊關堅如磐石、萬里長城堅實如鐵。(記者劉建偉特約記者陳立濤)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