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國金融市場出現一些新的變化和動向,引起國際輿論的普遍關注。總體上,國際金融界人士和媒體對中國金融形勢持積極看法,認為金融市場的改革從中長期來説是有利的,中國並不存在流動性危機或者“錢荒”,但應加強流動性管理,把更多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
央行對流動性充足的判斷準確
新加坡華僑銀行經濟分析師謝棟銘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總體來看,中國當前流動性充足,中國央行這一判斷是準確的。近期貨幣市場利率大幅上升,給中國商業銀行敲響警鐘,需要加強流動性管理。從監管角度來説,中國央行傳遞的資訊很明確,就是商業銀行需要去杠桿化,把資金引導到實體經濟。金融市場的改革從中長期來説是有利的。
日本信金中央金庫海外業務支援部高級審議官露口洋介對本報記者説,中國目前不存在流動性問題。中國一方面要維持當前的金融政策,另一方面要抑制影子銀行等泡沫現象,需要通過採取其他的微觀限制措施。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張智威在發給記者的分析簡報中説,中國人民銀行25日表示,中國經濟流動性充足。中國央行還表示,對於貸款符合國家産業政策和宏觀審慎要求、有利於支援實體經濟、總量和進度比較穩健的金融機構,若資金安排出現暫時性缺口,央行將提供流動性支援。這説明中國央行不會放任銀行倒閉。
美國CNBC電視臺報道,最先提出“金磚國家”概念的原高盛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認為,中國不存在流動性緊缺問題。他在巴黎舉行的國際資本會議上強調,認為中國出現銀根緊縮的看法是錯誤的。
德國《商報》部落格作者麥雅風認為,中國目前的情況看起來十分穩定,銀行的問題貸款比例較低,經濟增長平穩,資金量充足。中國的通貨膨脹率也低,目前沒有恐慌的理由。
中國對宏觀經濟有絕對調控能力
委內瑞拉中央大學教授羅德里格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進行正常的金融市場整頓,央行將通過調節措施,減少非正常貸款市場的龐大資金流動,有效維護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運轉。中國當局對宏觀經濟形勢有絕對的調控能力,央行會在較短時間內適度增加流動性,中國金融體系總體穩健。
日本大學經濟學部教授曾根康雄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堅信中國政府金融部門能夠對金融保持可控性,本次政策體現了中國政府金融部門實施金融體制改革的強烈意願。
加拿大《環球郵報》6月25日發表述評,謹慎肯定中國央行收緊貨幣供應的必要性。文章説,中國政府出臺的金融新政旨在消除危險的金融泡沫,以使經濟結構更為平衡合理。如果中國堅持收緊信貸的政策不動搖,那將成為一個大膽的信號,表明中國為擊穿信貸泡沫、擺脫對出口的依賴,準備容忍一個時期的經濟增速放緩,以便建立起可持續的經濟增長模式。
俄羅斯《公報》認為,中國人民銀行提出將採取措施調整銀行間貸款利率至合理水準,幫助下跌的股票市場恢復了信心。政府採取穩健的貨幣政策是為了抑制增長過快的銀行貸款,保障金融市場的穩定性。
路透社指出,此前中國央行實際上是在給中小型銀行上風險管理課。央行沒有立即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傳遞的資訊很明確,就是要讓中小銀行轉而專注于吸收更加穩定和有足夠保障的存款來進行貸款融資。
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
西班牙在華企業家協會負責人馬塞洛·穆尼奧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市場的流動性是有保障的,近日貨幣市場利率出現上升和波動,與一些節點性因素和國際金融市場的整體形勢有關。他表示,中國經濟和金融管理者對當前中國經濟金融形勢有著十分清醒的判斷,中國政府正在通過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繼續推動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他對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
據韓國《亞洲經濟報》報道,韓國三星經濟研究所所長鄭啟英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他在26日的定期會議上表示,中國正在推動向消費主導型增長轉型,雖然不能立竿見影,但也在逐漸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中國經濟下半年可以擺脫急劇下落的風險。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奧斯特洛夫斯基向本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實體經濟仍舊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不論是股票市場指數的浮動,還是銀行業機制出現的問題,都不預示著中國經濟發展出現了問題,這也意味著中國的金融市場仍具備健康發展的基礎。
泰國《曼谷郵報》26日報道稱,泰國銀行行長張旭州表示,中國信貸市場近期的情況,是因為中國央行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金融紀律,控制非金融機構借貸。這一狀況不會對東南亞金融市場産生傳導影響。
(人民日報北京6月26日電/記者王慧、鄭紅、丁大偉、張衛中、李學江、萬宇、劉軍國、白陽、林雪丹、倪濤)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