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省級救市文件,本月起在福建實施。因其主要內容有八個方面,被業內稱為“新閩八條”。它以公文形式把改善型購房者定義為剛需,並給予首套房政策待遇;它為改善型購房者提供了低利率房貸的可能。
“新閩八條”對改善型商品房的限定條件十分寬泛——增加住房面積、增加電梯功能、優化地段等級、購買“學區房”等,都能享受政策優惠。這相當於給每個具有改善型購房需求的家庭,提供了價值數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的購房兌換券。
可以説,給改善型購房者適當“鬆綁”,並提供稅費優惠和信貸支援,是“新閩八條”的救市抓手。在改善型購房需求長期被調控“誤傷”的大背景下,此舉不但能有效釋放改善型購房者的市場需求,還能促進房地産市場的健康發展。
首先,改善型購房者擁有現實購買力,是完成住建部下半年“千方百計去庫存化”目標的中堅力量。
其次,改善型購房者能繼續抑制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在樓市低迷期釋放改善型購房需求,等於把潛在的投資需求提前轉化為現實的居住需求,這為樓市軟著陸設置了提前量。
再者,改善型購房者能促進二手房市場流通。改善型購房者多以“賣一買一”的形式置換新住房,原有房屋需要快速流向市場以求變現。因此,發生囤房惜售、坐地漲價等無良行為的概率較小,釋放其需求能促進二手房市場健康發展。
此前樓市調控中的限購和限貸兩大防線,如今已逐漸在越來越多的地方被突破。這預示著,未來調控的主線,勢必從“鼓勵剛性購房需求,抑制不合理住房需求”,轉向更加精準和細化。一直被調控“誤傷”的改善型購房需求,要在未來的調控框架中獲得更健全的制度設計,讓其成為房地産市場穩定的需求增長點。
(摘編自新華社8月14日電文/黃海波)
[責任編輯: 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