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28日公布“香港清新空氣藍圖”,期望在2020年達致新的空氣污染指標。
環境局發表的“香港清新空氣藍圖”,解說香港空氣質素面對的挑戰,闡述相應政策、配套措施和未來計劃。藍圖並勾劃出香港空氣質量管理係統,涵蓋多個重要范疇,針對跨境、發電、海陸交通和非路面流動機械帶來的污染。
其中一個重點,當局將于明年實施新空氣質量指標和推出新的空氣健康指數。新的空氣健康指數較為仔細、級別更多,可更有效反映空氣污染所引致的健康風險。港府預期,收緊指標後,被評為空氣污染屬于高或甚高水平的時數會大增,但這不代表空氣轉差。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當日在記者會上強調,特區政府會集合跨部門及各界力量,目標是在2020年大致達到新的空氣質量指標。他說,改善空氣質量是本屆政府的重中之重,相信未來七、八年是關鍵。
他又說,要做到全方位改善空氣質量的效果,粵港合作相當重要,兩地會加緊合作,並承諾在2015年進行中期檢討,看看如何深化減排幅度和力度,兩地亦已成立工作小組,深化有關船只減排的工作。
根據有關藍圖,在政策方面,港府會在2013至14年減少船舶排放,包括規管遠洋輪船泊岸轉油和本地船只採用更清潔船用柴油。2013至19年會減少路邊空氣污染物排放,包括更換柴油商業車計劃、專營巴士加裝選擇性催化還原器、石油氣的士或小巴安裝催化轉換器、重組專營巴士路線和推行專營巴士低排放區。(完)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