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老字號屢被侵權 千雙“內聯升”僅一雙是真的

2014-10-16 08:59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千雙“內聯升”僅一雙是真的

  昨天,老字號內聯升鞋店的趙師傅正在製作一雙新鞋,在他前面的操作臺上擺放著附有內聯升定織白紗卡的繃好的鞋楦。當天,來自市保護智慧財産權舉報投訴中心、市高級人民法院智慧財産權庭等單位的專家在大柵欄內聯升總店舉行了針對內聯升品牌文化的專家論證會。 本報記者 方非攝

  本報記者 鞏崢 通訊員 曹蕾

  四九城的商鋪裏,印著“內聯升”名號的鞋隨處可見。可您想得到嗎,上千雙這樣的“內聯升”,可能只有一雙是真的。昨天下午,市老字號協會相關負責人、法律界專家在大柵欄內聯升總店,商討破解老字號維權困境。記者從會上獲悉,近兩年,被“李鬼”冒名頂替,被相似的商標打“擦邊球”,已成為各家老字號企業共有的痛,同仁堂、瑞蚨祥、王致和、慶豐包子鋪……全中過招兒。

  兩“聯升”對簿公堂

  近來,有很多消費者拿著印有“福聯升”、“祥聯升”、“步聯升”、“鑫聯升”、“吉福聯升”等名號的鞋,找到內聯升公司,因品質不佳提出換貨。每次,售貨員都要耐心解釋,這些確實都不是內聯升的産品。“看著挺像啊,我以為都是一家的貨呢。”家住順義的傅久香就曾被眾多“聯升”弄得暈頭轉向。

  其實,這些“聯升”都是出自一家名為“福聯升”的公司。內聯升跟這家公司“打交道”有七八年了。“福聯升”自2006年開始,向商標局申請註冊多個含有“聯升”的商標在商品上。內聯升公司得知後,便向商標局、商評委提出異議,同時一直在跟這家企業打維權官司。眼下,這官司都打到了市高級人民法院。

  “不論最後結果如何,內聯升都會尊重法院的最後裁決。身為老字號企業,內聯升將傾盡全力維護自身權益,保障消費利益。”內聯升公司負責人介紹説,從2001年企業改制以來,內聯升就開始了漫漫維權路,眼下他們平均每年要“剿滅”侵權作坊千余個,打掉近似商標10余個。“上千雙‘內聯升’,可能就一雙是真的,能不著急嗎?”這名負責人無奈地説。

  知名老字號都被“李鬼”坑過

  飽受侵權困擾的不光內聯升一家。記者調查發現,京城知名的老字號企業幾乎全中過招兒。

  市老字號協會副會長張健告訴記者,近兩年,許多老字號企業經營得風生水起,不料卻成了很多企業“山寨”的對象。“尤其是大型的老字號,由於倣冒他們利潤高,因此也就成了‘重災區’。”張健説。

  眼下,維權行為每年都要耗費各大老字號很多人力、物力,包括內聯升在內的不少企業,為此都成立了自己的法律維權部。比如全聚德,大街小巷裏層出不窮的假冒真空包裝烤鴨,至今讓該公司的法律維權部門忙得焦頭爛額。 耳熟能詳的“小腸陳”也有與內聯升同樣的遭遇。記者了解到,目前正宗的小腸陳門店僅有四家,而通過網路能搜索到的“小腸陳”少説有十幾家。對此小腸陳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表示,他們已經設置專門崗位進行維權工作,通過聯繫一些網站,撤除假小腸陳門店的相關資訊。部分網站雖然在投訴後會將這些冒牌門店廣告撤掉一段時間,但很快這些門店又會再次出現,而有些網站乾脆對小腸陳的投訴置之不理。

  同仁堂也曾在其官方網站發佈聲明稱,名號屢屢被不法分子盜用以宣傳和銷售産品。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劉瑛認為:“一些企業過度利用商標註冊的程式以及鑽法律空子進行投機的行為,是對整個社會信用體系的破壞。”

  老字號探索整體保護新路

  面對老字號企業屢屢被侵權的現實,本市也開始摸索老字號企業整體保護的新路子。

  今年6月,慶豐包子鋪、稻香村食品、中國照相館、同仁堂等首批145家企業、共151個品牌,獲評“北京老字號”稱號,並正式授了牌,讓消費者在辨識相關産品時有了依據。而名單外的商家,就不得打出“北京老字號”旗號了。

  “這是本市首次正式對這些企業進行認定和授牌。”市老字號協會會長姜俊賢説,由於老字號的知名度較高,社會上出現了一批“自封”的“老字號”企業,對行業造成了不良影響,也成為棘手的問題。以往追究冒用“老字號”商家的法律責任時,會因“老字號”商標註冊問題而維權困難,但此次北京老字號協會以獨立法人身份註冊“北京老字號”集體商標後,企業便可通過正規法律程式,解決這一問題。

  市商務委副主任孫堯表示,老字號企業眼下掀起熱潮,今後北京將深入挖掘老字號文化、加強無形資産保護、拓展國內外市場,繼續大力支援老字號發展,發揮老字號品牌優勢。

[責任編輯: 宿靜]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