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十多年,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國內生産總值(GDP)保持高速增長。同時,對幹部的考核,也逐漸形成了“唯GDP論英雄”的政績觀,部分地區不惜以犧牲環境和百姓利益的代價換取GDP的增長,導致的結果就是曾經的環境紅利開始以債務的形式出現,目前中國環境修復需要超數十萬億的投資。
這是9月20日召開的2014年生態文明企業家(庫布其)年會(以下簡稱“年會”)上透露的消息。與會專家認為,在如今經濟新常態的增長下,應該儘快建立國民經濟和企業的綠色核算體系,把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投入在GDP統計合理體現,這將是解決促進生態文明建設中資金難題的措施之一。
數據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國GDP平均增速在10%以上。雖然“十二五”規劃的增速是7%,但是實際增速卻遠超過這一數字,2013年中國經濟總量已經達到50萬億以上,“而這一增長最基本來源有三個方面,改革紅利、人口紅利和環境紅利,實際上我們這一代人,從上一代人繼承下來的相對寬裕和豐富的環境容量和資源,我們把它利用了,但是同時我們的行為卻透支了我們子孫應當享受的環境資源。”中國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院長馬中在年會上感慨道。
據他介紹,中國經濟總量已經佔到全球的1/10,但是能源消費卻已經佔到世界的1/5,污染物排放、化石能源浩劫和生態系統退化水準比經濟發展提前達到世界高位,環境保護和能源保障能力遠遠滯後經濟的發展。當排放超過環境容量的時候,環境紅利就以債務的形式出現,目前全國3.6億畝耕地被污染,修復需要6萬億。
“今天,中國有幾十億畝荒漠化的土地要修復,有幾億畝污染了的土地要修復,幾萬條河流要修復,偌大的空氣要修復,這些修復工程可能需要幾年或幾十年的努力,需要幾萬億或幾十萬億的投入。”億利資源集團董事長王文彪認為,繼網際網路産業之後的中國經濟新浪潮應該是生態環境經濟,也包括生態健康經濟。
全國政協委員楊凱生在年會上表示,環境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的出路在於改革,應該走出一條商業化、市場化的道路,要解決資金來源的問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企業會計核算都需要改進和調整“下一步更要解決的是要把人們為了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種種研究、開發、創新投入在GDP統計中得以正確反映。”□記者 王璐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