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教育部回應高校漲學費:在可承受範圍內
新京報訊 (記者許路陽 實習生黃小雨)繼媒體連續聚焦寧夏、江蘇等省份高校學費上漲後,昨日,教育部正式做出回應,稱目前高校收費水準基本在城鄉居民可承受範圍之內。
據教育部統計,截至目前,調整高校收費標準的省份不到1/3,已有天津、江蘇、寧夏等9省份調整,另有浙江、廣東、山西等6省份正在啟動調整收費標準程式。各省不同專業的漲幅不同,多在20%至35%之間,但寧夏文史、理工、醫學類漲幅均超50%,醫學類更是增長了76%。
不過,教育部財務司負責人認為,雖然寧夏這次漲幅相對較大,但由於原來收費標準偏低,新標準的絕對數並不高,各省份也嚴格履行了規定程式。
調整後的高校學費標準,一般專業維持在4000元至6000元之間,藝術類專業在7000元至12000元之間。按照高校學費佔當地居民家庭收入比進行分析,該負責人稱,新標準佔當地城鎮居民家庭戶均收入的比例均低於8%,最低的是江蘇,為5.6%;佔當地農村家庭戶均收入比例最高的是湖北和廣西,為21%,最低的是天津,為9%,“總體來看,目前的收費水準基本在城鄉居民可承受範圍之內。”
另據新華社報道,該負責人強調,在學費調整過程中,各相關省份均能按照國家規定,嚴格履行成本監審、價格聽證、收費公示等程式,努力做到科學核定生均培養成本、廣泛徵求社會各方意見、主動公開收費標準。
焦點1 漲價後如何幫貧困學生?
漲價地區的貧困學生能否上得起學,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之一。
教育部財務司負責人稱,在嚴格落實國家現行各項資助政策的同時,漲價省份均要求高校從學費收入中提取經費,加大學生補助力度,“保證不發生因為學費上漲導致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不了學的現象。”
焦點2 高校收費資訊能否公開?
有不少市民表示,高校學費要透明,要“漲得明白”。“要公開高校收費資訊。”該負責人説,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要逐步把學校的所有經費收支情況向師生、社會公開,主動接受監督,保障學生家長對財政經費、學費收入等經費使用情況的知情權,保證教育經費從分配、使用到評估都在陽光下運作。
新京報記者 許路陽 實習生 黃小雨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