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大陸經濟  > 正文

銀行看淡地方政府樓市鬆綁政策:不會輕易配合

2014-08-12 08:03 來源:上海證券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多地再謀松貸 銀行態度成關鍵

  繼限購政策瓦解之後,相關城市又開始了新一輪限貸的放鬆。截至昨日,已經包括有廣西、浙江、四川、福建四省與杭州、紹興、包頭、廣州四市出臺了相關政策,如四川的財政補貼、紹興的二套房首付比例不低於40%、福建省的二套房認房不認貸等。業內人士認為,限貸放鬆成為當前地方救市的一大利器,與限購放鬆共同産生的作用,恐怕1加1將大於2。

  不過,從目前來看,銀行對於地方政府的政策鬆綁反應冷淡。對風險控制、商業利益等多種因素的考慮,令信貸資源對房貸尤其是首套房貸難以實質性傾斜。商業銀行是否會按照政府建議落實與執行還有待觀察,這也是救市效果能否達到預期的最大變數。

  多地出臺信貸鬆綁政策

  據記者統計,在出臺限貸鬆綁政策的省市,大多提及房貸利率回歸基準,或對購房者進行補貼等措施,以支援首套自住需求及部分改善需求入市。

  其中,多數省市強調支援首套房貸款,如廣西要求落實好居民購買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優惠政策,四川針對向首次購買自住房提供貸款且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的金融機構給予財政補助,紹興要求首套房貸款首付比例按規定的最下限執行、利率不超過基準利率等。與此同時,地方政府針對信貸的鬆綁政策中有一些方面可謂重大突破。

  克而瑞房地産資訊集團總裁丁祖昱認為,限貸放鬆與限購放鬆同時對市場産生作用遠遠大於單一政策的放鬆作用,1加1大於2的效應可能顯現。在這種情況下,限購限貸都放鬆的城市接下來市場將開始趨穩,即使供求關係不可能迅速逆轉,但是不會進一步惡化已成定局。

  金融配合決定政策效力

  據記者了解,在地方政府的政策引導下,近期確有部分城市的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出現鬆動,但往往附有額外條件。在北京,招商銀行雖然提供9折優惠,但要求存入相當於貸款額15%的金額作為貸款保證金。在上海,8月份農業銀行200萬以上商貸給出95折優惠,匯豐銀行7月以來新房首套房貸款160萬以上可享基準利率的96折優惠。

  鏈家地産市場研究部張旭告訴記者,從部分重點城市銀行房貸報價情況來看,首套房貸利率並未出現明顯鬆動,大部分城市首套房貸以基準利率為主,部分外資銀行提供小幅利率優惠,但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審批要求及其嚴格。上海、杭州等個別城市在貸款額度和放款時間方面略有好轉,但大連、南京、青島等城市在貸款審批方面則更為嚴格,週期也有所拖長。因此,各地信貸政策並未大範圍實質性放鬆。

  “據我們了解,四川出臺的給予金融機構3%貸款利率補貼的政策,雖然確實已經開始實施,但這個補貼要到明年才能給到銀行,所以銀行並沒有因為有了補貼而放貸積極性大增。”中原集團研究中心張海清認為,地方政府的救市政策執行有難度、落實不到位,也是銀行冷淡的重要原因。

  “限貸放鬆與限購放鬆不同,限購放鬆是行政命令,具有強制性,政策效果立竿見影,而限貸放鬆則是政府給予指導、商業銀行來操作,政策效力能否落實並不完全由政府説了算。”丁祖昱認為,商業銀行是否會按照政府建議落實與執行,還有待觀察,這也是救市效果最大的變數所在。

  銀行靜待監管層表態

  銀行是否配合成為救市的關鍵因素,不過,據記者了解,在監管部門未給出明確態度前,銀行目前更傾向於觀望,而不是積極配合。

  “不清楚住建廳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我們暫時還沒什麼動作,可能要等銀監局的指導意見。”某股份制銀行廈門分行人士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福建省住建廳近日發佈的《關於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對開發貸和房貸的要求都有詳細提及,大致的意見包括提出購房人償清購房貸款後,再次申請貸款購房,按首貸認定,並希望金融機構在貸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按照政策規定的低限執行,增加住房開發貸款供應,努力配足個人住房貸款額度,優先滿足個人首次購買普通住房貸款需求等。

  “這是個很奇怪的事情。”某股份制銀行總行人士如此評價福建省住建廳的指導意見。該人士説,限貸是否放鬆是央行和銀監會的事情,通常地方不能干預。

  至於銀行會否配合各地政府的相關要求,該人士也説,還是要看監管部門的表態,銀行不會輕易配合。

  目前來看,銀監會對房地産相關信貸投放態度並未有明顯鬆動跡象。銀監會高層在7月25日召開的2014年上半年全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發言所透露出的資訊表明,防範房地産風險仍是主題。(記者 朱楠 周鵬峰)

[責任編輯: 楊永青]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