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福建泉州文創集市鬧古城 傳統文化滲入創意産業

時間:2014年02月17日 10: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福建泉州文創集市鬧古城傳統文化滲入創意産業

  圖為文創集市裏,一位南宋香道表演者在闡釋傳統香道. 劉真真 攝

  圖為一位前來文創集市參觀的阿姨耍起了集市攤位擺放的提線木偶,招來了眾人的圍觀。 劉真真 攝

  中新網2月15日電(郭斌 劉真真)唯美唯俏的茶藝表演、中式文化的巡禮演出、優雅清新的香席展示、代表泉州傳統文化元素的Q版玩偶、泉州古城的手繪圖紙……在“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系列活動——文創集市中,這樣傳統文化創意的展示比比皆是,多元風範讓很多前來觀賞的民眾大為讚賞。

  在古城文化復興計劃一期項目的舊麵粉廠周邊,一大早就迎來了很多民眾攜伴參觀,熙熙攘攘,文化節目頻頻上演,無論是中日韓三國傳統婚禮解説,還是中式皇朝文化表演,都受到了民眾的圍觀。“這樣以表演形式錶現的文化,讓很多人可以更為直觀的去認識到,這種創意型的表演,推廣度也很高。”住在古城西街的蔡女士告訴本網記者。

  在延承南宋香文化的傳統香席表演中,只見表演者身著古衣,在優雅的音樂中,演示點香,闡釋文化意涵,引來了很多市民的觀賞,“香文化與海絲之路有著密切的聯繫,是泉州傳統文化的一筆財富,我從2年前就計劃來展示中華傳統的香席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和接觸這門文化”,古代香席傳人、耕雲香鋪總經理謝少傑説道,“選擇在文創集市來表演,是為了在傳統香文化的回歸展示中,體現它如今的現代價值,傳統的文化要有創新傳承的形式。”

  在西街住了70多年的潘老伯在泉州古城創意的手繪地圖前站立了許久,他很認真的戴起了眼鏡,尋找手繪地圖中西街片區的影子,他指著地圖告訴記者:“我是第一次看到這些創意的地圖,也很喜歡,在地圖裏面有著泉州古城主要街道的全貌,傳統的文化標誌也有了創意的圖案表示,你看西街在這裡,這是東西塔。”

  “這種泉州本土文化為基礎的創意作品受到了很多市民的歡迎,像這個閩南神妖逗陣行的桌遊組合,是這次賣得最火的産品,在遊戲中,能讓人體驗到泉州的傳統文化。”泉州“大拾堂”創意産業的趙秋紅對本網記者表示道。

  73歲的老伯林煌輝一個人逛到了文創集市裏,對於很多創意的産品,都很新奇,他笑著説,這樣傳統文化的創意設計很好,通過這種多樣形式的展現,有利於傳統文化的發揚和繼承,讓更多的人能去了解和接受。

  “今年是我們東亞文化之都文化展示的第一年,今年的元宵節的配套活動較往年多了很多,無論是傳統的文化表演,還是創意的展示,都讓我們對文化有了更好的認識,對於能有更多的泉州文化展示給外界來看,我們覺得很自豪。”85後的吳美美在逛完集市後,不禁對記者感嘆道。

  體現傳統文化精粹的書法、糖畫、棕編、木偶、捏泥人,代表泉州人童年回憶的滾鐵圈、踢毽子,幾十個文創攤位的展示,讓很多市民流連忘返,有的帶著全家3代人看得不亦説乎,有的人帶著小朋友玩得笑容滿面,“這樣的文創集市有著很多傳統文化的作品,比如木偶啊,還有小時候玩的這些東西,都是現在小朋友很少接觸到的,我帶3歲的兒子來這裡,就是要讓他不要忘記傳統。傳統與創意的結合,是我們當代對於傳統文化的一種繼承的表現形式。”前來參觀的王小姐接受採訪説道。(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