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馬年流行網上看衛視春晚 分時間分節目選擇性欣賞

時間:2014年02月11日 09:12 來源:文匯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近日,遼寧衛視春晚上小瀋陽、宋小寶領銜的小品《買單》登上各大視頻網站的熱搜榜。無獨有偶,相聲演員苗阜、王聲在北京衛視春晚的作品《滿腹經綸》,也在各大社交平臺熱轉。在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縮水、“笑果”不佳的情況下,主打語言類節目的衛視春晚通過網路傳播後發制人,優勢凸顯。而從收看方式來看,視頻流媒體技術的成熟讓網路收看漸成主流,單是優酷視頻一家的央視春晚播放量就累計超過8000萬。在晚會主創們抱怨眾口難調、傳統直播收視下降之時,經過視頻網站對整臺晚會的重新編輯和裁剪分段,網路收看正撼動著電視媒體晚會的收視消費方式。

  據澤傳媒日前發佈的一份“地方衛視春晚全媒體收視”數據顯示,春節假期中,在已播出的28台省級衛視春晚中,遼寧衛視春晚全媒體收視約為3.8,穩居首位;而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和深圳衛視春晚以3.5和2.7分列二三位,緊隨其後的是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PC或移動端收看電視晚會已經成為主流,其中,平板電腦、手機等移動端頗得年輕觀眾的喜愛。就騰訊視頻發佈的央視等7大電視臺春晚PC端和移動端播放量一覽來看,就有湖南、深圳、東方衛視3台春晚移動端播放量趕超PC端,其中,東方衛視春晚的移動端播放量甚至達到PC端的兩倍。

  當春晚遭遇網路平臺,大年夜一家人集體收看的傳統,也轉變成個人化分段、分節目的選擇性收看。電視晚會內容經視頻網站重新編輯和拆分後,聯歡晚會不再只是電視上的“一次性消費”,觀眾不必為不對胃口的節目浪費時間,從而選擇自己感興趣或口碑不錯的節目視頻。而傳統的電視收視率則被拆分成每個節目的播放量,語言類節目的長尾效應由此凸顯,並成為各地衛視春晚貢獻播放量的主力軍。 (見習記者 黃啟哲)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