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于正侵權案|全球百大品牌|掃心地|送詩人去流浪|

您的位置: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大陸文化看點

中國最古老澡堂南京甕堂歇業 距今曆史超600年

時間:2014年02月11日 09:03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寂寥的街道、緊閉的大門、醒目的停業告示……10日,記者來到地處南京中華門外悅來巷的甕堂時發現,這座歷經600年的明朝老澡堂關門歇業了。(本報在2013年2月16日1版刊登的《城市化,莫把歷史製成標本——南京3座文化地標的3種不同命運》一文中曾對甕堂進行過報道。)

  甕堂為什麼會停業?停業後,這座老澡堂的命運又如何?對此,秦淮區徵收辦副主任薛飛告訴記者,春節前,他們對秦淮區各級文保單位進行了安全檢查,發現甕堂的經營者已經主動貼出了停業告示。

  對於店主主動關門歇業的原因,不少南京市民認為,大範圍的拆遷使得家住甕堂附近的居民被迫陸續搬離,來甕堂的人越來越少,甕堂也日漸入不敷出,店主不得不關門。早在去年3月,甕堂所在的中華門外片區就被劃為拆遷範圍。當記者10日到達現場時,甕堂周圍的建築已經被拆了一大半。薛飛告訴記者:“作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甕堂的保護工作一直是拆遷過程中的重中之重。”為防止意外發生,去年11月,甕堂內的水電已經全部切斷。同時,為了避免有人不小心闖入,破壞文物,區政府特意將甕堂的門窗全部用水泥封死,並專門安排了兩名工作人員交替看護。

  “600多歲的甕堂準備修繕了。不過,現在維修方案還沒有報上來。”秦淮區文化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甕堂是江蘇省級文保單位,修繕方案需要在專家論證會後,提交到江蘇省文物局,獲得批准才行。目前,甕堂有修繕的意向,但怎麼修,還沒定。

  對於甕堂關門歇業,不少老南京難掩內心的失望。“小時候就在這裡泡澡了。”家住中華門的錢雨霖今年76歲,是個土生土長的南京人,“以後怕是再也沒機會泡甕池的水了。”

  甕堂修于明朝,距今已有600多年曆史,是中國最古老的澡堂。關於為什麼修建它,説法不一。主要有兩種:一説是朱元璋為解決修建城墻的20萬民工的洗澡問題而修建,同時修建的還有另外4座澡堂,而甕堂是唯一留存至今的一座;二説是明成祖朱棣為報生母碽妃的養育之恩,興建大報恩寺,而甕堂就是各路達官顯貴來此朝拜前洗澡凈身之地,甕堂因此又稱“聚恩泉”。(記者鄭晉鳴 通訊員龍謦澤)

[責任編輯:楊永青]

向艷梅:一路走來不容易

  “我是不會放棄(奧運會)的。”4年前在最後時刻落選奧運會,讓女子舉重69公斤級選手向艷梅失落許久,卻沒有讓她就此消沉。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