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兩岸文化  >   交流與合作

《武嶺蔣氏宗譜》續藏寧波天一閣:兩岸蔣氏一脈相承

2017年03月31日 08:34:3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武嶺蔣氏宗譜》續藏寧波天一閣:兩岸蔣氏一脈相承

  圖為《武嶺蔣氏宗譜》續藏天一閣捐贈儀式現場 李佳赟 攝

  中新網寧波3月30日電(記者 李佳赟)摩挲著厚重的《武嶺蔣氏宗譜》、詢問著先人世代的舊事……蔣介石孫媳、中國國民黨原中常委蔣方智怡感慨:“國有史,家有譜,家族記憶定要有地方安放、傳承。”

  圖為《武嶺蔣氏宗譜》續藏天一閣捐贈儀式現場 李佳赟 攝

  浙江奉化溪口武嶺蔣氏一族曾出過蔣介石、蔣經國等名人。3月30日,該族後人將新修訂的《武嶺蔣氏宗譜》續藏于中國現存最古老的私家藏書樓——寧波天一閣,與同藏館中的1948年版《武嶺蔣氏宗譜》一起,“續寫”家族文脈。

  《武嶺蔣氏宗譜》收藏于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緣起上世紀四十年代。1948年,蔣介石、蔣經國父子主導推動編纂《武嶺蔣氏宗譜》,蔣介石親寫《先係考》一文作序,置放天一閣。

  “按照民間風俗,宗譜每隔30年應續修一次。但因一些歷史原因,武嶺蔣氏宗譜的編寫出現過斷檔,時隔64年才完成重修。”寧波市奉化武嶺蔣氏宗譜聯誼會顧問蔣志國説。

  2010年,武嶺蔣氏聯誼會成立蔣氏宗譜修編組,耗時2年,完成新版《武嶺蔣氏宗譜》修訂工作。新修訂的《武嶺蔣氏宗譜》,共編印30卷,每卷6冊,收錄了7房7代7000余名蔣氏後人,其中,在臺蔣氏後人約500人。

  編寫宗譜工程複雜龐大,蔣志國回憶道:“要弄清誰是誰的兒子,誰和誰是嫡親,不能出錯。當時為了梳理世系表,又怕損壞原始材料,因此將舊版宗譜複製下來,貼滿工作室的墻壁,便於反覆搜尋。”

  圖為蔣方智怡閱覽1948年版《武嶺蔣氏宗譜》 李佳赟 攝

  而為了完善蔣氏族人尋根問祖的“路線圖”,蔣方智怡也將臺灣保存的蔣氏家族宗譜複印件送到奉化宗親們的手中。“我們還用登報、口頭邀請等方式,通知海內外的蔣氏後代,希望將不少四散各地的蔣氏族人都記入宗譜之中。”蔣方智怡説。

  時光流轉,修訂完成後的《武嶺蔣氏宗譜》又續藏于寧波天一閣。天一閣博物館館長莊立臻表示,天一閣現收藏家譜800余種,包括105個姓氏,其中不少是世所罕見的珍本,極具史料價值。而新完成的《武嶺蔣氏宗譜》也將成為蔣氏族人尋根問祖的情感紐帶。

  “宗譜對個人和家族都具有重大的意義。”蔣方智怡期待,專業機構的收藏保護能更好地保存、展示、傳承蔣氏宗譜的史料和文化價值,而上面詳細記載的遷徙和繁衍軌跡,也將使蔣氏後人尋根溯源的腳步更加清晰。(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