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電影人對話高校學者: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講好絲路故事
中新網福州9月27日電 (葉秋雲)“通過這樣的一個片子,我看到了新一代中國導演,他是有考古知識儲備的,同時又有藝術的想像,兩者不敢説是完美的結合,是相當有創造力的結合,才能成就這部電影,為這樣的影片點讚。”26日,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余岱宗如是表示。
當天,封神觀影分享活動暨“絲路光影 福州啟航”電影主題創作沙龍于福建師範大學旗山校區傳播學院星雨劇場舉行,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導演烏爾善及娜然(妲己飾演者)亮相現場,與余岱宗、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創院院長顏純鈞教授一同,就如何挖掘中國傳統文化、講好絲路故事,做精彩的對話分享。
分享活動現場,顏純鈞、余岱宗首先引入神話故事與史實呈現、以及文學藝術和創新設定之間的平衡話題,針對當前電影市場裏中華傳統文化題材引發觀眾共鳴這一現象的核心創作點做了一定探討。
顏純鈞講述了本土電影與好萊塢電影競爭的過程。他表示,20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現狀是從懼怕好萊塢,到學習好萊塢,再到挑戰好萊塢……“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導演是怎麼砥礪前行的。”
今年,中國電影業迎來“最熱暑期檔”。截至8月22日,暑期檔的電影票房已超190億元(人民幣,下同),突破2019年的177.7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烏爾善則在活動現場分享了自己創作《封神三部曲》的初衷。據其透露,以前,他經常去家附近的電影院看電影,電影院播放的大多是好萊塢的大片,像變形金剛這類的科幻電影,國産電影很少,基本以劇情片為主。“為什麼我們中國的電影不能拍這種大製作?”烏爾善當下制定了職業規劃,試一下拍這種大片。
十幾年後,他所拍攝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上映。數據顯示,《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影片票房超過20億元。可見,以中華傳統文化元素為基礎創作的影視作品頗受影迷喜愛。
據悉,為了打造適合影片角色所需的技能與氣質的演員,2018年1月,《封神三部曲》劇組特別創立了為期24周的封神演藝訓練營,以“禮、樂、射、禦、書、數”的“君子六藝”為基礎,為演員們開設武術、馬術、弓箭、塑身等動作課程,還有鼓樂課、古琴課等音樂課程,先秦文化史、禮儀課、影片賞析等文化課程。
作為二刷電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的影迷,余岱宗表示,這部電影通過影視語言去想像、去喚醒夏商周那個時代的烈烈如火的獰厲之美。“烏爾善導演用影響來塑造我們的集體記憶、來喚醒我們的集體記憶。”
很多觀眾表示已經對電影進行三刷、五刷。在觀眾現場“催更”下,烏爾善透露,《封神第二部》計劃將於明年暑期推出。目前,他正在籌備“鄭和下西洋”題材“絲路故事”影視創作,相信隨著人們走進電影院,走進封神故事,中國傳統文化將更近距離映入大眾視野,中國神話將繼續流傳。
據了解,“絲路光影 福州啟航”系列活動將持續到10月份,目前電影評論徵文大賽正在火熱徵集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