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文旅錨定“萬億”目標 加速拓展“文旅+”新業態
記者25日從陜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獲悉,該省文化事業、文旅産業正在加快發展,對經濟的拉動力持續提升。上半年,陜西接待遊客3.49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2918.36億元,分別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5.22%、80.01%。
7月至8月暑期,陜西接待國內遊客1.74億人次,同比增長108.61%,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780.99億元,同比增長151.93%。
據了解,陜西提升文化設施,文化場館全面提檔升級。建成考古博物館、西安國家版本館等一批地標性文化設施。並建成陜北、羌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村晚”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廣泛開展,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拓展。
同時,陜西梳理形成旅遊景區及線路、文娛演出、文化創意、商旅名街、會展經濟、賽事經濟、出版發行、鄉村旅遊8個鏈群,由相關部門逐鏈群制定工作方案,專班推進8個鏈群延鏈補鏈強鏈,預計到2026年,8個鏈群實現綜合收入1.2萬億元。
陜西還發揮資源優勢,打造創意産品,激發市場主體創新創造活力。依託豐富的文化文物和旅遊資源,該省《長恨歌》《長安十二時辰》“盛唐密盒”等文旅産品從“觀影”到“入戲”,極大提升了遊客的消費體驗感。
陜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高陽表示,該省省域文旅産業發展格局尚未形成,市場主體實力不強,仍存在問題和短板。
下一步,陜西將強化大文旅、大融合、大發展理念,實施“文旅+”“+文旅”行動,推動文旅産業高品質發展。並加快文化産業數字化拓展佈局,推動出版印刷、廣播影視、文娛演藝、鄉村旅遊等優勢産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會展、動漫、電競等新業態,開展旅遊促銷活動,推出更多高流量旅遊目的地、高品質旅遊産品和精品旅遊路線。 (楊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