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類綜藝:為培養年輕人提供舞臺
光明日報記者 牛夢笛
2023年,音樂類綜藝熱鬧非凡。用全新演繹的100余首中國臺灣歌曲喚醒海峽兩岸幾代人文化記憶的《聲生不息·寶島季》,掀起了一股熱潮;以青年共創音樂為願景的《青年π計劃》,展現青年音樂人的才華和朝氣;《中國説唱巔峰對決2023》為年輕觀眾喜愛的説唱競技賽營造熱鬧氛圍;《天賜的聲音第四季》《經典咏流傳·正青春》等“綜N代”音樂綜藝也在延續前作的基礎上再度創新升級。
在網路“神曲”氾濫的當下,綜藝熒屏的歌聲是一種堅定有力的回應:觀眾期待好的音樂,讓音樂真正回歸音樂本身。
對經典歌曲的創新表達
《聲生不息·港樂季》從20世紀60年代説起,用粵語流行曲的創新傳唱,賦予港樂新的生命力、創造力,也反映了香港的發展和騰飛。借助“唱響金曲”,對港樂經典進行創新表達,節目讓觀眾通過音樂重溫歲月洗滌後的共同時代記憶和情感記憶,感受中華優秀文化的深厚魅力。正如該節目的主持詞所言,“把我們連在一起的,是永遠不會在時光裏消失的經典,更是歲月不能磨滅的血脈相連”。
“20世紀後期繽紛多彩的華語樂壇造就了令世界矚目的文化奇觀。才華橫溢的創作人和歌手、優質高産的音樂作品和發達的唱片工業,成為全球華人共同的時代記憶。”《聲生不息》總導演、製片人洪嘯在採訪中表示,“對於當時樂壇盛況的追憶和傳承,促成了《聲生不息》《流淌的歌聲》等‘懷舊風’音樂綜藝深入人心、備受好評的節目效應。”
《聲生不息·寶島季》同樣以年代為線索,召集海峽兩岸八組歌手重新演繹寶島臺灣的經典流行音樂。節目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到音樂本身,在一首首歌的過渡中,穿插著對那個年代的歌手、音樂和寶島臺灣美麗風光的追憶和遐想,在對經典歌曲的創新表達中展現音樂跨越代際傳承的力量,增進海峽兩岸交流融合。
廣東衛視主打“懷舊牌”的音樂類綜藝《流淌的歌聲》以“經典好歌+時代故事”為線索,重拾經過時間洗禮、飽含深意的優質歌曲,邀請金曲原唱、實力唱將、新生代歌手聯手重新演繹,同時邀請文化學者、音樂製作人等來自各行各業的時代親歷者,帶領觀眾一同探尋金曲背後的集體記憶和文化內涵。
年輕聲音注入青春氣息
當一些音樂類綜藝掀起“懷舊風”之時,也有一些節目反其道而行之,用洋溢著青春氣息的音樂和舞臺,展示新生代音樂人的朝氣和風采。
《樂隊的夏天》讓“樂隊”這一音樂文化在大眾舞臺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節目豐富的真人秀和採訪環節讓觀眾看到了新生代音樂人的個性,也讓特色鮮明的原創音樂獲得更多關注。行至第六季,《經典咏流傳》開啟了“正青春”篇章,在“和詩以歌”的原創模式基礎上,從詩詞經典中凝聚青春力量,在音樂創作中彰顯青春活力,用沉浸式舞臺帶領觀眾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詩詞文化蘊含的哲學思想、人文精神以及當代價值。
湖南衛視與芒果TV聯合製作的青年共創音樂競演綜藝《青年π計劃》旨在發掘“無限不迴圈”的年輕音樂新力量,鼓勵年輕人用原創音樂表達自我,展現青年的音樂才華與真摯情感。節目中來自戲曲、流行、説唱、搖滾等不同音樂類型領域的30位年輕人積極展現自我,用原創歌曲唱出自己的人生故事和生活態度,引發廣泛共鳴。
在中國電視藝術交流協會影視藝術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周蓉看來,“這些青春氣息撲面而來的音樂類綜藝之所以受到關注,是因為在華語流行樂壇不溫不火的當下,它們願意為新音樂與年輕人提供具有包容性和培養性的舞臺,為有音樂才華和遠大夢想的年輕人創造機遇,讓他們用動人旋律譜寫青春個性,展示青年音樂人的文化自信與使命擔當”。
打破創作同質化現象
從選秀節目開始,國內音樂類綜藝節目創作走上了快車道,但近些年部分音樂“綜N代”表現乏力,一些新節目創意不足,難以出彩,同質化現象嚴重,頗受詬病。細觀一些成功的音樂類綜藝節目,可以看到他們對於“創新”的不同解讀:《經典咏流傳》用人文內涵和美學意蘊延續節目生命力;《中國説唱巔峰對決2023》將小眾文化概念再放大,為觀眾帶來新鮮視聽體驗。
對音樂類綜藝節目來説,更深層次、更具價值的創新,不是節目中明星競技、表演舞臺、改編形式等流於表面的創新,而是回歸音樂本身的創新。“複製爆款模式、追逐市場熱點,或是對表演舞臺的深度包裝……種種音樂之外的所謂創新已經難以滿足觀眾的胃口,觀眾需要音樂創作上的新意和驚奇。這是國內音樂類綜藝高速發展至今必須突破的瓶頸,也是樂迷和節目觀眾共同的期待。”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副教授韓瑩表示。
音樂類綜藝節目的創新升級,承擔起培養新生代音樂人才的使命,華語樂壇必將“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更多優質的原創音樂和新鮮的年輕面孔將不負所望,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審美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