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旅“出圈”關鍵在內容創新

2023-05-30 08:38: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講述】

  講述人:四川青神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 余 瑤

  這幾年,我總共發佈了六十多條短視頻,並保持著固定的更新頻率,一個月至少發佈一條短視頻。很多人都問我,為什麼要拍視頻?從旅遊資源和地理位置上看,四川省的名山大川有很多,峨眉山、樂山、九寨溝……相比之下,青神縣受到的關注度也就略遜一些。

  不過,青神也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東坡文化、竹編文化、蠶叢文化等。於是,我開始思考:如何將文化和旅遊有機結合,形成長效吸引力,吸引更多流量和遊客?隨後,我把目光投向了時下比較火的短視頻平臺,希望借助新媒體的傳播優勢,讓更多遊客了解青神、來到青神。

  2022年4月28日,由我出鏡的短視頻發佈在“四川文旅”視頻號上,並首次出現“文旅局長説文旅”片名。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隨即推出“文旅局長説文旅”品牌,乘勢引導各市(州)、縣(市、區)文旅局長加入其中,吸引了眾多流量。

  在最初的一年半裏,為了節約經費,我們的短視頻團隊總共只有三人,包攬攝像、文案、策劃、場務等各項工作,甚至有時候沒有服裝,我就找朋友借。我常常戲稱我們的小團隊是“草臺班子”。

  一般情況下,我只能在本職工作以外的時間裏拍短視頻,拍攝時間非常碎片化。很多時候,我上午要開會,只能中午趕去拍攝,下午再匆忙回來繼續工作。拍攝時間少,無疑會影響視頻品質。

  不過,我感受到拍視頻所帶來的“溢出效應”——成功地用“小錢”辦成了“大事”。今年3至4月,來青神縣觀看螢火蟲的人數突破20萬人次,拉動旅遊消費1.2億元,創歷年之最,給我們當地的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

  本地的文旅“出圈”之後,也倒逼青神旅遊基礎設施提質升級。很多網友在評論區留言,建議在螢火蟲觀賞地增加服務設施,改善道路條件。面對這些反饋,我們及時關注並做了改進,希望通過優化遊客體驗,讓“頭回客”變“回頭客”。

  隨著越來越多的文旅局長投身短視頻大潮,我發現有網友已經出現了“審美疲勞”,這讓我意識到“內容創新”的重要性。接下來,我打算立足於青神特色文化,挖掘深度的文化內核,融入短視頻裏,而不僅僅局限于風景展示。走紅只是發展的一個起點,將“網紅”變“長紅”,讓“流量”轉“留量”,還需我們不斷完善文旅服務,大力發展文旅産業。

  (光明日報通訊員張紫旖、光明日報記者章正採訪整理)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