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日”掀熱潮:初夏,共赴一場文旅盛宴
“癸醜之三月晦,自寧海出西門。雲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態。”《徐霞客遊記》開篇寥寥幾句,燃起無數讀者對遠方的嚮往。徐霞客出發的這一天,是西元1613年5月19日,“中國旅遊日”便來源於此。
一年一度,每年“中國旅遊日”臨近,豐富精彩的主題活動也如約而至。節慶活動、非遺展演、惠民舉措層出不窮,旅遊服務提質升級,掀起一輪輪大眾旅遊熱潮。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13個“中國旅遊日”。作為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後的第一個“中國旅遊日”,旅遊市場的強勢復蘇令人滿懷信心和期待。4月28日,“中國旅遊日”主題月正式開啟,此後,活動熱度在全國範圍逐漸鋪開,各地頻出新招,豐富多樣的旅遊産品、實實在在的優惠措施、線上線下的特色宣傳,為文旅消費“再添新火”,鼓勵更多人走出家門,在旅途中享受這場文旅盛宴。
精彩不斷 各類活動彰顯文旅特色
5月19日,雲南騰衝市和順古鎮熱鬧非凡。古鎮入口的迎賓大道兩側,在民族表演隊伍的伴隨下,來自全國各地的賓朋踏入古鎮,共赴“中國旅遊日”主會場的文旅盛會。歡快的開場舞蹈、精彩的旅遊推介,吸引大量遊客駐足流連。“我們參觀了保山非遺文化展,體驗了皮影靠子彩繪、麥芽糖製作等技藝。在古鎮裏漫步很有意境,這些古老的宅院建築都有百年曆史。”北京遊客江女士感慨道。
除了雲南騰衝的主會場,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還設立了31個分會場,“中國旅遊日”活動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各地積極挖掘本地特色文旅資源,精心組織配套活動,精彩的推介和新推出的旅遊産品線路喚起許多人心中對旅遊的渴盼。
五月的浙江舟山綠草如茵,鳥語花香。“中國旅遊日”這天,舟山群島開啟2023海島生活節,百名露營愛好者相聚在這裡,在音樂、海岸、星空、燒烤的陪伴下,感受夏日海島的愜意生活。“海鮮燒烤伴著海風的感覺,讓人無比放鬆。吃完燒烤逛一逛集市,還能淘到不少有意思的産品。”和家人一起來舟山旅遊的李清説道。夜幕降臨,星空下的音樂會把氣氛烘托到高潮,一頂頂帳篷旁,遊客和市民跟隨音樂的節拍舞動搖擺,享受歡暢時光。
5月14日這天,“中國旅遊日”主題周已經開啟。揚州、長沙、海口、廈門、西安五座城市分別聚焦大眾旅遊、智慧旅遊、綠色旅遊、文明旅遊、文旅融合輪動接力,呈現不同活動主題。
在揚州東關街,遊客欣賞著揚州清曲、揚州評話、杖頭木偶等非遺表演,打卡小巷特色地標、文創美食。在長沙,沉浸式體驗場景、智慧步行街商圈、智慧導覽等智慧旅遊應用場景提升了旅遊體驗。在海口,“I LOVE海口城市主題市集”一開市便人氣十足,主題音樂會更彰顯時尚青春活力。在廈門,“來有海風的地方”“在希望的田野上”“過一種文藝的生活”等精品線路盡顯海濱城市的詩意浪漫。在西安,“古城漫步之旅”“秦風唐韻之旅”“文化遺産之旅”“盛唐夜遊之旅”“非遺民俗之旅”等主題線路展現千年古都風韻……
精彩不斷、特色十足,乘著“中國旅遊日”的東風,各地相關部門和文旅行業積極行動,各類旅遊産品和線路持續推出,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釋放了文旅消費的巨大潛力。
優惠連連 惠民舉措助推消費復蘇
“這裡是長江上游,李白當年就是從這裡登船朝辭白帝城。”5月19日,遊客安晨從貴州來到重慶奉節,登高遠眺,看到詩中描寫的白帝城橫亙長江中心,她激動不已,“我是趁著‘中國旅遊日’免門票的機會過來的,省去了大約100元的門票錢。”
“景區免票或降價了,前來諮詢的遊客很多。”重慶一家旅行社的導遊劉燕近日明顯忙碌起來,“奉節的白帝城·瞿塘峽,萬盛的黑山谷和石林等景區都響應‘中國旅遊日’活動,對全國遊客免票,還有不少景區有打折優惠,歡迎大家來旅遊。”
借助“中國旅遊日”主題月、主題周、主題日的契機,大量景區推出免票或打折優惠,通過各種渠道發放文旅消費券、優惠券和補貼。文化和旅遊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5·19中國旅遊日”主題月期間,各出行服務平臺和金融機構推出多種類型的專項補貼,全國各地推出各類惠民活動達5211項。
在湖南,5月18日至20日,14個市州推出文旅消費券、旅遊惠企紓困、旅遊助老助殘、特定群眾旅遊消費優惠政策等旅遊惠民措施近300項。在廣東,第二輪文旅消費促進活動提供了總價值500萬元的文旅消費惠民優惠,發放的補貼券可用於旅遊線路、省內景區門票、住宿、旅遊商品等。在北京,各區文旅局和旅行社、景區、住宿業、餐飲、文化及演出機構等文旅市場主體,面向市民、遊客陸續推出502項惠民舉措及活動。
多家旅遊企業、網際網路平臺積極與地方政府開展合作,發放文旅消費券、補貼券,將“真金白銀”送到消費者手中。5月19日,遊客張先生打開美團APP,搜索“瀋陽市文旅惠民消費券”,“春天花正開”文旅消費券領取頁面隨即彈出,300元的酒店消費券、300元的旅遊線路消費券、70元的景區門票消費券一鍵收入“卡券包”中。“這對於正在瀋陽深度遊的我來説,能省很大一筆開銷,這優惠確實非常‘給力’。”張先生説。
“三年疫情抑制的旅遊消費需求,今年以來得到快速釋放。‘中國旅遊日’正值適合旅遊的季節,各地推出精彩紛呈的活動,多渠道推出大力度優惠舉措,對於提振文化旅遊消費、激活供給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將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動能。”中國科學院地理資源所旅遊研究中心總規劃師寧志中表示。
創新融合 持續提升旅遊服務品質
遊輪緩緩從和平碼頭出發,進入鷺江海域,一場在海上進行的“雲直播”隨之開啟……5月19日,“中國旅遊日”廈門分會場啟動儀式在全新投入使用的“嶼見·海上會客廳”遊輪上舉行。在行進中的遊輪上,多名金牌導遊帶著市民遊客線上欣賞鷺江兩岸風光,盡覽20多個標誌性景點,感受愜意旅途。
“你會不會喜歡‘駝鈴清脆晚霞盈,沙海無邊寂寞行’的壯美,要不要感受下‘如茵綠草天地鋪,自在牛羊繞氈廬’的舒暢……”在短視頻平臺擁有千萬粉絲的導遊“小黑諸鳴”在“中國旅遊日”這天來到內蒙古分會場,他的描述,喚起了人們對遼闊沙漠的浪漫想像。
“雲導覽”“雲旅遊”等新業態快速發展,線上線下創新融合,在今年的“中國旅遊日”發揮了強大優勢。直播間進入活動現場和景區,商家、導遊、旅遊達人化身主播,帶用戶第一視角遊覽美麗風光、了解當地文化。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12時,新浪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媒體平臺,“中國旅遊日”話題互動量共計超25億。5月19日當天,“中國旅遊日”在多個平臺成功登頂熱搜榜第一位。
13年來,“中國旅遊日”不僅成為頗具影響力的文旅品牌,也成為檢驗旅遊發展創新成果、促進旅遊業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隨著大眾出遊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網際網路與旅遊融合趨勢不斷凸顯,應如何提升旅遊品質,滿足遊客需求?
為保障旅客出行品質,近期,各地各部門積極採取措施,加強旅遊行業安全監管、價格監管,保障旅遊旺季市場秩序。“中國旅遊日”前夕,湖南懷化市對旅遊企業開展專項檢查行動,對導遊、旅遊車輛運營、餐飲住宿、景區景點設施等多方面詳細調查了解。山東省旅遊安全生産專業委員會全面開展重點領域安全隱患排查,確保A級旅遊景區等文化和旅遊經營場所的消防安全、大型遊樂設施設備運作安全。各地在宣傳活動中大力倡導遊客文明旅遊,號召企業開展文明旅遊活動,培育文明旅遊新風尚,共同營造良好的旅遊環境。
“旅遊消費快速增長,呼喚高品質的旅遊産品和服務。未來,要進一步深化‘網際網路+旅遊’融合的深度,豐富旅遊市場供給,深度挖掘區域差異化資源,實現更多細分市場的下沉。”南開大學現代旅遊業發展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石培華説。
寧志中指出,我國旅遊業發展已從供求規模矛盾階段進入供求品質矛盾階段,持續做好“中國旅遊日”品牌,關鍵是要將旅遊供給管理、服務改善的做法和經驗,轉化為旅遊業長期發展機制,以推動旅遊供給結構與品質不斷適應新時代旅遊需求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