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120余件文物解讀古琴文化

2023-05-22 08:58: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120余件文物解讀古琴文化

  步入遼寧省博物館一樓一號展廳,悠揚的琴聲緩緩飄入耳中,與展廳入口的巨幅畫作——《攜琴訪友圖》交相輝映。畫中,士人領著手捧古琴的琴童,拜訪草廬中的好友,仿佛把觀眾帶入了古人訪友之境。

  5月18日,“清音悠遠 古琴文化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該展覽是遼寧省博物館首次舉辦的古琴文化主題展覽,共計展出古琴實物和古琴文化相關文物121件/組,其中有41件文物首次在遼寧展出。展覽共分為“悠遠”“修身”“雅興”“知音”“曲意”五個部分,分別向觀眾述説古琴斫制歷史,解讀古琴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和文人雅士修身、交友的內心世界。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國傳統撥弦樂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在展覽的“悠遠”部分,一件製作于唐代、距今1200多年的九霄環佩琴靜靜地放置在展櫃內。眾多觀眾圍繞展櫃仔細端詳著這件古代名琴,感受著歲月的痕跡。琴面上,因長年風化和彈奏時的震動,天然形成的斷痕裂紋,顯示出蛇腹紋和牛毛紋樣式。

  “琴不過百年不出斷紋,這些斷紋正是鑒別古琴年代的主要依據之一。”遼寧省博物館學術研究部策展人李瓊璟説,“這件古琴長122.7釐米、肩寬21.1釐米,採用鬆散質地、紋理順直的梧桐木製成,聲音清越、動聽,彈奏出的音色,如同瑯瑯悅耳的環佩之聲,聲入九霄,故名‘九霄環佩’,琴身腰部兩個月牙形的彎入,是伏羲式琴的標誌。”

  相傳,琴的創制與中華文明之初的帝王有關。《琴操》載:“伏羲作琴。”據考古發現,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代古琴即已流行。到了唐代,古琴的發展又躍上一個新臺階,這時候的古琴不論是造型,還是琴音都達到了新的高峰。“相比于宋代的扁平,唐代古琴造型多為渾圓,比例較為合理,更利於彈奏。”李瓊璟介紹,目前世界範圍內已確定的傳世唐代古琴約有20張,其中最著名的唐代伏羲式九霄環佩琴僅有4張,其一被遼寧省博物館收藏,是館藏國寶級文物。

  在展覽的“修身”部分,從孔子博物館借展的一級文物《聖跡圖之學琴師襄圖頁》,描繪了孔子向師襄學習彈琴的美事。中國古代文人有四大雅事,即琴棋書畫,琴居於首位。古琴具有虛靜高雅的韻味與意境,千百年來,一直是文人雅士愛不釋手的樂器。從虞舜《簫韶》、黃帝《清角》到《高山流水》,再到西漢時期文人推崇的“八音之首”,琴在幾千年的傳承與發展中,被賦予士人精神,成為聖人治世之音,君子修養之物。

  山林間,一文人在琴童的陪同下,坐于石上,旁置古琴,靜思默想。在展覽的“雅興”部分,清代張四教的《禮堂行樂圖軸》向觀眾展示了士人修身養性的情景。“諸多明清書畫和器物上常有琴人在山林、庭院中獨坐、或迎客來訪的畫面及文字。”遼寧省博物館學術研究部館員馬卉説,“有的獨自一人,有的攜帶琴童,或攜琴而坐,或專心撫琴,或靜坐冥思,這是文人在與自己的內心進行交流。由古至今,文人們在山水間臨流而撫、攜琴遊歷、雅集聚會,借山水、琴樂怡情養性,探討理想、抒發情感。”

  古代書畫、漆器等作品中,常見文人撫琴靜候友人來訪,或攜琴訪友寒暄的場景,士人們以琴會友,彼此以琴聲互相傾訴。展覽“知音”部分,在清代胡節的《吳中煙景圖》、明代文伯仁《天目山圖軸》、清代漆器“浮雕山水人物文木筆筒”等展品中,均繪製了攜琴訪友的畫面,向觀眾展示了琴人修身、交友的內心世界。古琴琴音平和、舒緩、悠遠,曲高和寡,適合知己交流、文人雅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故事廣為流傳。知音難覓、知己難得,以琴會友亦是明清時期直至當代山水畫和漆器、玉器等裝飾圖案中亙古流傳的主題。

  “古琴不僅是一種樂器,還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載體,體現著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追求。”李瓊璟説,“希望通過本次展覽,引導觀眾欣賞古琴的形制之美,了解古琴文化的豐富內涵,身臨其境去感受古往今來文人雅士對古琴的喜愛,體悟他們的精神追求與內心世界。”(記者 劉勇 見習記者 陳堅)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