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展現《全唐詩》整理註釋新面貌

2023-03-20 08:5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在日前舉辦的《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新書發佈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高翔表示,新近出版的《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具有重要的思想價值、學術價值和藝術價值,對推動文學研究發展、講好中國文學故事、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將發揮積極引領作用。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陳鐵民與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彭慶生聯合主編的《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吸收了當代唐詩研究的最新成果,新增註釋10000余條,對2000多位作者小傳和註釋做了補充和訂正,展現了《全唐詩》整理註釋的新面貌。

  《全唐詩》權威的全注本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等十人奉敕編校,共計900卷,目錄12卷。全書旁採殘碑、斷碣、稗史、雜書,拾遺補闕,巨細靡遺。《全唐詩》作為唐代詩歌的總集,由於卷帙浩繁,一直未有註釋本。20世紀90年代初,由著名學者陳貽焮主編,全國180多位唐詩研究學者共同協作,歷時近10年時間,完成了《增訂註釋全唐詩》。本書在註釋、調整編次、輯補逸詩、刪汰重復、提示互見、校訂文字、重寫作者小傳、編制索引等方面,做了許多富有成效的工作。

  《增訂註釋全唐詩》出版後,從編注者的自查及使用和讀者反饋中發現如註釋過簡等的缺點,還有其他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為滿足社會需求,該書編委會負責人與黃山書社決定對全書進行修訂再版。此次修訂,陳鐵民、彭慶生擔任主編,並邀請安徽師範大學劉學鍇、安徽大學湯華泉、廈門大學吳在慶、魯東大學陳冠明等教授共襄其事,分別負責五個分冊的修訂工作。

  從20世紀90年代初到《增訂註釋全唐詩》出版,再經過此次修訂形成了《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前後歷時30多年。經過這次修訂,本書的品質得到了很大提升,是當之無愧具有權威性的《全唐詩》全注本。

  《全唐詩》註釋的集大成

  《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修訂期間,唐代文史和《全唐詩》研究出現了許多新成果,如出現了幾十家新的別集校注本和已有校注的修訂本,出版了《唐五代文學編年史》《全唐詩人名匯考》《全唐詩作者小傳補正》《唐刺史考全編》《登科記考補正》等大型資料工具書,以及學術刊物上許多有關《全唐詩》的考訂文章。本次增訂吸收了當今唐詩研究的最新成果,對作者小傳和註釋都做了新的補充和訂正,新增註釋一萬多條。總體看來,《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達1800萬字,較原書增加了300萬字,這是吸納新成果和糾正錯漏的一個量化反映。

  本書編注之骨幹,如今多數已退休,其中有的已作古(如主編陳貽焮,副主編羊春秋,編委白維國、余恕誠,編注者儲仲君等)。再從唐詩研究隊伍的現狀來看,如果要在二三十年內,重新組織隊伍,搞出一部品質勝過本書的《全唐詩》新的全注本,似乎尚不具有可能性。在此情況下,如不及時進行修訂,將唐詩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和積累,將會造成無法彌補的缺憾。在本書修訂過程中,每位專家學者都竭盡智慮,全力以赴。其中最年長的劉學鍇,以90歲高齡,在印前仍堅持審稿,又增補修訂了近千條內容。陳鐵民、彭慶生兩位主編共同完成第一冊的修訂後,又通審全書。彭慶生就是在對第二冊書稿作審訂時因病辭世的。此後陳鐵民先生獨力承擔其他書稿的審訂工作,確保了學術品質。

  《全唐詩》編纂的高精尖

  作為《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的出版單位,黃山書社高度重視本書編纂出版工作,專門成立了《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項目組,項目組由古籍整理編輯室等4個編輯室10多位業務能力強的資深編輯組成。項目組在審稿、編輯加工、文字校對、整體裝幀設計、印裝等各環節從嚴要求,精細管理,確保做出品質高、編校精、印裝優的精品圖書。

  《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的編校工作任務十分艱巨。項目組將所有的詩歌與《全唐詩》揚州詩局本進行了核對;本書的註釋有大量的文獻引用,編輯人員對每條文獻資料都進行了核對。本書後附有“清編《全唐詩》與《增訂註釋全唐詩》卷次對照表”“作者索引”“篇名索引”三個索引,其中僅“篇名索引”就有5萬多條,編輯人員對書後的“篇名索引”重新進行了編排。“十年磨一劍”,項目組歷時十多年,對稿件反覆打磨,多達七八個校次,個別分冊校對達十次以上,《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最終出版。

  《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為2011—2020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項目、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新修增訂註釋全唐詩》的出版,必將極大推動唐詩研究的發展,對傳承和創新中華文化具有重大的基礎性建設意義。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