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今日大雪:六齣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2022-12-07 10:4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積陰成大雪,看處亂霏霏”,今日,我們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大雪之後邁入仲冬,隨著冬越深、風越寒,萬物閉藏之下,高山愈顯冷峻,大地愈顯靜謐,人間漸顯蒼茫雪色。

  進入仲冬 至此雪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雲:“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到了這一時節,我國越來越多地區的最低溫度降至零攝氏度以下,特別是和小雪時節相比,下雪的可能性更大,也往往會下得大些,下得廣些。

  自古以來,人們用了許多筆墨來記錄漫天飛雪的浪漫,詩情畫意下有著不同的意境之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唐代詩人白居易深夜聽雪,雪重壓枝的場景躍于紙上;“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明朝文學家張岱撐一葉扁舟去湖心亭賞雪,寥寥幾筆盡顯西湖美景;“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清代詩人鄭燮偏愛傲雪綻放的梅花,不禁為其堅韌的品格而發出感慨。

  “閒來松間坐,看煮松上雪”,賞雪聽雪之外,烹雪煮茶也是冬天的一大雅事。無論是辛棄疾的“細寫茶經煮香雪”,還是白居易的“融雪煎香茗”,都記錄了古人對這件事的熱衷。不論屋外朔風凜冽,閒坐在暖意融融的火爐旁,圍爐煮茶,飄香的茶韻溫暖了冬日,也溫暖了內心。

  食肉禦寒 腌肉迎年

  大雪之時,天氣寒冷,民間有著一些獨特食俗來抵禦風寒。“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這是在山東一帶鄉村流傳的一種説法。碌碡是用來碾稻穀、平地面的重型石質農具,天氣冷了人們就用碌碡頂住門,不再出去串門,而是在家喝上一碗暖乎乎的紅薯粥,健脾胃又暖身子。

  “小雪殺豬,大雪宰羊”,內蒙古地區的人們更喜歡食肉禦寒。在這個時節,燉上一碗羊湯,烤上一隻羊腿,食之酣暢又補充了元氣。此外,民間還有“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的説法,在進行冬季食補之外,吃些蘿蔔有助於消食和中、清解裏熱。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隨著大雪節氣的到來,很多人開始腌制鹹肉,迎接新年。人們往往將鹽、白糖、八角、花椒、桂皮等一起放入鍋中翻炒,炒熟後在雞鴨魚等肉類的身上反覆揉搓,再放至陰涼處等待晾幹或者熏幹。

  “雪裏已知春信至”,萬物蓄勢的時節,也是在為來年的春天積攢能量。你期待一場大雪嗎?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