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大學校園看文化景觀

2022-12-07 10:16: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11月的南方依然溫暖,在東湖之濱的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校園裏,我每天不僅能感受到年輕的氣息,還可以領略校園文化景觀之美。

  不久前,這所大學剛過完70歲生日。地質報國的豪情不僅彰顯在校園裏的海報上、橫幅中,還寫在師生的臉龐上。穿過校園南望山隧道,進入北校區,在一處空曠的廣場上,一尊器宇軒昂的攀登雕塑令人過目難忘。

  從遠處看,這尊雕塑高大雄偉,上半部分的攀登者雕像由5名登山科考隊員組成,有的高舉地質錘,有的手持“登山隊”旗幟。他們目視遠方,眼神裏充滿自信。雕塑的下半部分是一個具有現代風格的不銹鋼地球穹頂造型,穹頂的內部有聲光電裝置,到了晚間,整個攀登雕塑顯得“光彩照人”。雕塑高8.848米,取意于珠穆朗瑪峰的高度8848.86米;穹頂寬6.37米,取意于地球半徑6371公里,充分融合了珠穆朗瑪峰、地球等元素。

  中國地質大學以地球科學為主要特色,師生們每年都要進行地質實習和地質考察,攀登一座座山峰成為基本的工作技能。從這個角度看,這所大學與戶外旅遊、運動有著天然的聯繫。野外地質工作現場往往在深山密林、江海之畔,很多地方人跡罕至,卻能看到常人難以見到的壯觀美景。這所大學的很多師生和校友,走過最長的路,登過最高的山,見過最美的景。2012年至2016年,師生們組成的登山科考隊,不僅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還成功穿越地球南北極的極點,帶回珍貴的地質樣品,開展後續的科學研究。今年4月,陳剛教授帶著念大學的兒子登頂珠峰。他們不僅採集地質樣品,還開展高山測量,書寫了父子同登珠峰、共同科考的佳話。

  攀登雕塑用藝術呈現出這所大學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精神,昭示著師生不僅攀登自然界的高峰,還攀登科學的高峰和人生的高峰。這尊雕塑和這所大學的氣質全然吻合。不時有學生從攀登雕塑旁走過,有些還拿出手機拍照。一尊雕塑就這樣日復一日地感染人、影響人,慢慢地成為一種文化。

  如果説攀登雕塑昭示了師生攀登自然界高峰的勇氣,那麼校園裏的另一處文化景觀——院士長廊,則把攀登精神內化到地質報國的信念中。院士長廊位於校園西區地勘樓廣場前的中軸線兩側,為鋼架結構,如同一本一本打開的書,每一本“書”中是院士們的畫像。這所大學被譽為中國地質教育的搖籃,70年來,共涌現出近70位院士。

  這些院士都是國內響噹噹的“地質大先生”。院士長廊中的第一幅畫像是1957年入選中國科學院首批學位委員的馮景蘭教授,他深知礦産資源在國家建設中沉甸甸的分量,提出“封閉成礦”的概念,在礦業開採中發揮巨大作用;礦床地質學家袁見齊院士是中國鹽類礦床研究的開拓者,為柴達木盆地的鉀鹽開發作出了重大貢獻;楊起院士組建了新中國第一個煤田地質及勘探專業,是煤田地質研究領域的領跑人;趙鵬大院士1983年至2005年任該校校長,提出了“三聯式”礦産定量預測理論和方法體系,獲得了國際數學地質協會最高獎——克倫賓獎章……

  院士長廊沒有華麗的裝飾,是校園裏最樸素的文化景觀,也是一道砥礪人心的風景。20多年來,院士長廊的長度不斷延伸,意味著更多的畢業生不斷攀登科學研究的高峰。在院士長廊前慢慢走過,我仿佛看見這些院士們跋涉山河、櫛風沐雨,為祖國尋找礦藏的身影。

  教學樓後面的樹林裏有一尊校友張國旗的半身雕像。1989年,張國旗從這所大學水文地質專業畢業,他主動放棄在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到老家山西陵川縣,在水利局做一名普通的技術員,竭力為家鄉百姓解決吃水難的問題。2001年,一次井下作業時突遇井壁塌方,為了保護他人,張國旗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年僅33歲,他的故事在三晉大地廣為傳頌。為了紀念這位平凡又偉大的校友,2007年,張國旗雕像在校園內落成。

  故事並沒有結束。今年9月,已工作8年的張國旗之子張雲飛考入這所大學,攻讀父親生前曾就讀的水文地質學專業研究生。對他而言,父親是心中的一座高峰,水文地質學專業也是一座高峰。張雲飛曾對我説,將來研究生畢業後,也要成為像父親那樣的人……

  為了講好大學故事,傳播大學聲音,很多高校都和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一樣,重視文化景觀建設,這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題中之義,也是文化活校的有效方式。兼具藝術氣息、歷史底蘊和思想內涵的大學文化景觀,不僅能帶給人審美上的愉悅,也能教育人、啟發人。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