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述評:為什麼攝影是世界的“共同語言”?

2022-11-21 09:0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麗水11月19日電(邵燕飛 項菁 周健)為什麼攝影被人們稱為世界的“共同語言”“通用語言”?

  從哈蘇國際攝影獎、世界新聞攝影比賽,到阿爾勒國際攝影節、世界攝影大會……都活躍著不同國家的不同“面孔”。

  攝影,之所以能溝通世界,離不開其本質特性。

  相比較文字,攝影是對光影、色彩的捕捉,具有純粹的視覺衝擊力,無需被翻譯,人們就能理解。

  譬如2015年,首屆義大利錫耶納國際攝影獎把最高獎頒給了俄羅斯攝影師普羅辛·弗拉基米爾在浙江麗水拍攝的作品《漁人泛舟》,該佳作演繹了東方美學中的“霧鎖甌江”。

  “義大利的獎項”“俄羅斯的攝影師”“中國的素材”,跨越三個國家的“有趣搭配”,有力反映出攝影易理解、易跨界、易傳播的特性。

  當下,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複雜局面之下,人們更加渴望得到相互理解,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也更加迫切。

  而作為世界的“共同語言”,攝影應當發揮連接你我、溝通世界的力量。

  縱觀今年“攝影圈”,世界各地已有實踐。

  在雲南麗江舉辦的“魅力馬代·陽光生活”圖片展,讓參觀遊客感受到馬爾地夫的海島魅力;在日本東京開幕的“風月同天”攝影展,向當地民眾反映中國發展和中日文化交流的生機與活力;在浙江萬里學院德國漢堡校區、英國牛津大學相繼亮相的“孝德文化攝影作品展”,處處流露的“孝德風”“中國風”吸引國際友人駐足欣賞……

  地處浙西南山區的“中國攝影之鄉”——麗水,更是推動世界攝影藝術交流互鑒的“探路者”。

  記者了解到,自1999年起,該地持續舉辦國際攝影節、全國性攝影展和大型攝影交流活動,意在為世界攝影愛好者搭建溝通橋梁,讓攝影更具“國際范兒”。

  以國際為視角,2021年麗水從制度規劃入手,專門出臺《麗水國際攝影名城發展規劃(2021-2030年)》,明確將打造本土與國際交相輝映、藝術與産業完美融合、要素與機制保障有力的國際攝影名城。

  眼下,正在麗水召開的2022世界攝影大會上,發佈了《麗水宣言》。其指出,攝影是跨越國界的藝術語言和傳播手段,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産生了深遠影響。

  “希望通過此次世界攝影大會的舉辦,全面展現世界攝影發展成果,促進全球攝影藝術創作、教育研究、科技應用發展進步,推進世界文化合作與交流。”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主席裏卡多·布西在大會開幕式上如是説。

  依託2022世界攝影大會,麗水繼續擴大“共同語言”的影響力。

  此次大會的系列活動——“世界之城”全球攝影主題聯展上,展出了252位攝影師及機構拍攝的全球215個城市的548件作品,反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城市景觀、人文歷史、社會生活等內容。

  一展讀懂世界,一圖勝過千言。

  現場,麗水市民李穎對一幅拍攝于美國芝加哥的作品印象深刻。作品呈現的是暖黃色雲霧中的芝加哥建築群。“通過攝影展,足不出市就能感受到國外城市的氛圍,是很棒的體驗。”李穎受訪時説道。

  值得關注的是,該大會期間還舉行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麗水展覽中心的揭牌儀式。該中心落成後,麗水每年將舉辦5場國際攝影展覽,成為世界攝影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