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探訪中英街:百年老街改造提速 深港融合打出消費“王牌”

2022-07-04 08:5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原標題:探訪中英街:百年老街改造提速 深港融合打出消費“王牌”

  從一條長250米寬不到4米的老街,到將打造成為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核心區域,25年來,沙頭角中英街成為深港融合的見證。如今,中英街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再度起航。

  在深圳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交界處的深圳市鹽田區沙頭角街道內,有一條長250米、寬約4米的小街,香港和深圳各佔一半,即為中英街。在中英街生活的人們常説一句話:“同走一條街,同喝一井水。”兩地居民大多是客家人,習俗也相近。這裡有世界上非常罕見的“一街兩制”的人文景觀。

  記者近日從深圳市鹽田區的沙頭角進入中英街街口,街心的“一號界碑”已被磨平棱角,依稀可以認出“中英地界”的字樣。

  站在中英街歷史博物館頂樓的觀景臺,記者可以遠眺香港新界北區自然風光,看到彼岸的香港山丘清晰蔥蘢,沙頭角海上停靠著香港漁排。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漁船上還懸挂著國旗、區旗。

  據中英街歷史博物館資深講解員王青青介紹,中英街又稱“沙頭角邊境特別管理區”。1899年3月,清政府與英國勘定新界北部邊界,沙頭角被分為“華界”與“英界”兩部分。中英勘界後,陸續出現了擺攤做生意的鄉民,這裡逐步形成了中英街的雛形。

  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歸祖國。中英街居民自發組織在沙頭角口岸迎接駐港部隊。“回歸的前一天在下雨,居民早早帶著一家老小到了口岸,揮動著國旗和區旗。”鹽田香港同鄉聯誼總會會長沙錦濤稱,雖然時隔25年,但當他回想起深圳沙頭角居民們迎接香港回歸祖國的場景,仍歷歷在目。

  中英街地跨深港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免稅店物美價廉的優勢,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當時風頭一時無兩,被譽為購物天堂,曾引領著內地的購物風尚,創下日人流量逾10萬人次的紀錄。”王青青説,“在全國叫響了‘不去中英街,枉到深圳遊’的口號。”

  “隨著內地經濟蓬勃發展,商品日益豐富。尤其是香港回歸之後,赴港旅遊的開通,出境日趨便利。”深圳市豐天全球供應鏈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木輝稱,中英街商業優勢逐漸下降。

  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帶動下,百年中英街又“熱”了起來,被賦予了新的定位——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核心區域。

  據中英街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熱潮中,鹽田區正推動中英街華麗蝶變,擦亮“百年名街”與“購物天堂”的金字招牌。中英街將實現從分散經營到統一運營管理、從低端零售到高端名品、從線下經營到“線上+線下”聯動發展的轉變。

  與此同時,在文化藝術方面,中英街將打造文化藝術聚集地構建深港共生文化的大IP,塑造深港交流、文化再生新平臺,並進一步傳承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沙頭角魚燈舞”,研發文創系列産品,培育豐富深港文創品牌。

  據介紹,鹽田區官方計劃把中英街打造成為市民遊客一生必去、終生記憶的旅行目的地,使市民遊客感受最生動的深港融合場景。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