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文學評論的聲音要衝出會議室

2022-06-27 14:39: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文學評論的價值在於觀點,文學評論應該就作品的藝術水準實事求是地提出表揚或批評,對不好的文藝現象、創作導向要表明立場,不能被人情、市場所裹挾。如今有不少人在問,文學評論的鋒芒去哪了?

  文學評論是架設在文學創作與文學欣賞之間的橋梁,一方面可以引導作家寫出好書,以高品質的文學作品書寫時代;一方面可以引導讀者看到好書,以高品質的文學作品陶冶情操。文學評論與文學創作是我國文學發展不可或缺的雙翼,文學評論的話語表達、思想闡釋、歷史反思等是文學創作的重要參考,但如今仍存在輕視文學批評的現象。文學評論基於專業判斷,判斷就應該把文學作品的好處説透,壞處説清;面向大眾,就需要説真話、接地氣,否則就可能誤導讀者。文學評論既不是沒有邏輯的漫談,也不是學術概念的堆砌,而是在理論依據、個人見解基礎上的言之有物、有據,不説空話、套話,做到“文質兼美”,從而發揮文學評論的價值引導、精神引領、審美啟迪作用。這樣的文學評論才是作家創作、讀者閱讀的好嚮導。

  在“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中才能實現古今傳承、中外交流,中華文明是在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發展起來的,如今更需要吸收借鑒各國有益的思想文化資源,讓中華文明在兼收並蓄中綻放出時代光彩。但有的文學評論家只是對西方話語進行生搬硬套、全盤拿來。2021年,中央宣傳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新時代文藝評論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構建中國特色評論話語,繼承創新中國古代文藝批評理論優秀遺産,批判借鑒現代西方文藝理論,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文藝理論與評論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不套用西方理論剪裁中國人的審美。這就要堅持文化自信,立足國情,在吸收借鑒中實現新路的探索。

  目前文學評論主要發表在文學理論刊物或報紙的理論、評論版面上,影響力主要在業內,對社會的影響有限,文學評論需要“破圈”。值得一提的是,在網路日益普及的今天,文學評論還需要在網上發揮導向作用。文學評論的聲音要衝出會議室,在探索文學創作規律和趨勢、推介高品質文學作品、構建當代文學話語體系等方面實現評論的價值。(黨雲峰)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