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圖書館遇見最好的自己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孫珺 通訊員海潮 )4月23日,廣州圖書館“第七屆廣州讀書月發佈會”以線上方式通過“廣圖直播”、廣州圖書館微博和微信視頻號同步直播,直播以廣州圖書館首部自製口述紀錄片《風正帆懸——口述廣圖40年》預告片作為開始,隨後公佈了廣州市公共圖書館“好讀者”、廣州圖書館40年“好讀者之星”等獎項。當天,亦揭曉了第四屆“廣佛同城共讀”候選書單,《文化的原鄉》《海上絲路之舶來珍品》等10本圖書入圍候選。
“泡館”39年
積累豐厚的精神財富
今年是廣州圖書館建館40週年。40年來,廣州圖書館服務廣州市民超過1.3億人次,註冊讀者量達240多萬人,當中涌現了大量熱愛閱讀、熱愛圖書館、關心並投身圖書館事業的好讀者。經過評選,有10位讀者被評為廣州圖書館40年“好讀者之星”。
“在廣圖我遇見了更好的自己。” 當天,在發佈會現場,讀者何綺薇回顧了她與廣州圖書館結緣39年的閱讀生涯,她也因此被評為廣州圖書館40年“好讀者之星”。她將自己與廣州圖書館的故事娓娓道來:1983年是廣圖建館的第2年,當時她才上小學4年級,就興奮地到廣圖辦理了讀者證,從此開啟了39年的圖書館之旅。那個年代,她的家與廣圖之間並不通公交車,她全靠一雙腿走路去圖書館,往返需要花費兩個小時。她如數家珍地回憶起在舊廣圖的少兒部、外借部、閱覽室、自學室、報告廳、期刊室度過的難忘閱讀時光。
2012年底,廣州圖書館新館部分開放,何綺薇稱這是“珠江北岸的一座美麗建築”,更新的環境,更好的服務,更豐富的文獻資料給她帶來了更多驚喜。在廣圖“泡館”的39年裏,何綺薇提升了學歷層次,積累了個人的精神財富,從職場白丁成長為企業管理層人員。“在物質充斥、資訊豐富的年代,我依然在找尋一方精神凈土,以面對不同階段的生活壓力和個人際遇,這是廣圖對於我生活態度的重大啟發。”何綺薇這樣表達了閱讀與圖書館的價值。
從繪本到大部頭的閱讀達人
12歲的伍宇晨同學在廣州圖書館獲得了文學方面的成長。2013年6月廣州圖書館新館剛全面開放,年僅三歲半的她即成為了廣州圖書館的註冊讀者,借閱的讀物也從當時的繪本過渡到如今的“大部頭”,借閱文獻量近2000萬字,摘寫讀書筆記約20萬字。
2020年,廣州圖書館通訊曾刊載了她分享推薦閱讀傑克·倫敦小説《野性的呼喚》的文章。2020年12月,在共青團廣州市委等單位主辦的“青春愛尚閱讀”廣州青少年讀書活動中,她閱讀了方家忠館長推薦的《帕瓦娜的守候》,其撰寫的讀後感被主辦方評為“十大好書評”。此外,她還參加了廣圖的“閱讀攀登計劃”,連續2年獲得年度小狀元、朗讀達人、閱創達人等稱號。
獲評廣州圖書館40年“好讀者之星”的還有:花了20年時間在廣州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中探尋,寫出了社會各界特別是學術界好評的紀實文學《十三行故事》的范小靜女士;深入利用廣圖館藏文獻和服務而成為優秀科研編審的藍艷華女士;律師、公益人、閱讀推廣大使,稱廣圖豐富的藏書緩解了他的“閱讀饑渴症”的汪翊先生;熱愛閱讀的視障人士冼廣翎女士;長期高頻率利用廣圖文獻資源、以專業的創意設計服務回饋廣圖讀者的高校教授張雅女士;年僅9歲就已閱讀近3000本圖書、廣圖各項活動的忠實小讀者謝炫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