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影視劇的“熱搜焦慮”怎麼破

2022-04-08 10:28: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原標題:影視劇的“熱搜焦慮”怎麼破

  【文化評析】

  據媒體報道,在近些年的國産影視劇中,出現了多部因太過關注能否登上熱搜最終在口碑和收視率上不盡如人意的作品。這種為了熱搜而創作的劇集,偏離了藝術創作的規律,使創作與口碑、行銷之間的關係産生了倒挂。

  這些作品為了能在社交媒體行銷中佔得先機,在劇作上刻意增加了有利於熱搜傳播的“金句”和“高光時刻”。但由於違背了創作規律,過分重視熱搜效應,一些作品産生劇情脫節、人物行為邏輯不自洽等問題。例如某些以婚姻、家庭、職場為主題的電視劇,讓女主角不斷輸出“金句”臺詞,以期塑造其獨立自主的新時代女性形象。但劇情中的矛盾、衝突如果都通過臺詞來表現,就會使創作顯得蒼白無力,那些看起來“熱搜感”極強的臺詞則太像微博熱評的拼貼集錦,反而影響了劇情本身的連貫性。

  影視作品有熱搜焦慮,主要原因在於媒介生態的變革、傳統媒體角色的變化。從19世紀末電影誕生,到後來出現的廣播、電視,人們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習慣了線性傳播的方式。在這種方式中,觀眾主要從主流媒體獲取資訊,影視創作更多考慮的是如何通過高品質的內容來贏得媒體和觀眾的認可。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後,人們逐漸過渡到非線性的、互動性的觀看方式。可以自由選擇觀看的內容、節點、速度,觀眾便不僅僅是觀眾,而是成了用戶。他們的訴求是不斷地“穿透”螢幕,進入螢幕裏的虛擬世界。

  當下,網際網路資訊傳播的方式已經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傳統媒體、新興媒體以及用戶,都成了傳播節點,共同擔負起製造、傳播內容的職責。在這一生態中,影視作品要想更頻繁地觸達用戶,熱搜是重要途徑之一。在這樣的生態中,視頻平臺和資本方很難不被熱搜裹挾。例如原創劇集《獵罪圖鑒》火了之後,該劇主創就表示,很多前來尋求合作的委託方希望複製《獵罪圖鑒》的風格,以便利用已有的流量幫助新劇登上熱搜。可見,當下由受眾、資方與平臺、新傳播技術共同構成的媒介生態中,影視作品的高品質創作確實面臨著巨大的熱搜焦慮。

  面對熱搜焦慮,創作者要清醒地認識到創作應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原創性。當下的媒介生態逼迫創作者在創作中前置對熱搜的關注,導致影視創作過度倚重熱搜、“金句”。但我們應當意識到,熱搜應該是優秀創作的結果,而不是優秀創作的原動力。電視劇《人世間》改編自梁曉聲2018年出版的原著小説,那時並不能預見到4年後哪些話題可能成為熱搜。這部作品在創作之初沒有把熱搜與“金句”作為創作原動力,而是把腳扎到泥土裏,實實在在地深入生活、觀察生活,最後成就了作品,也成就了無數次的熱搜。這才是高品質創作與熱搜之間健康、良性的關係。

  《故事》的作者羅伯特·麥基曾説過,現在太多的創作者把受歡迎看得比真實重要,因此他們的故事寫得很淺薄。他們知道如何投機取巧,做任何能夠取悅觀眾的事,而這恰恰讓他們做不出好作品。這也正是今年出現的多部國産劇流量虛高、口碑一般的原因。社交媒體只是網際網路用戶獲取資訊的方式之一,熱搜可以是衡量作品口碑與熱度的指標,但不能因此本末倒置地讓熱搜來指導創作。

  影視創作最終要觸達的是觀眾,熱搜只是在高品質的藝術創作之後所採用的傳播手段和獲得的傳播效果。創作終究要回歸生活本身、遵循藝術規律,如此,影視作品才能沿著有機、良性、高品質的路徑發展。

  (作者:司 若 黃 鶯,分別係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影視傳播研究中心博士後)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