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市場潛力巨大 咖啡種類“井噴”

2021-11-18 09:41:0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在家裏自製一杯手衝或者膠囊咖啡,去咖啡廳享受一杯最新款的水果味氣泡冷萃……從中國現有的數據及一線城市作為參照來看,咖啡形成多種形態並擁有不同價格帶的業態,包括本土品牌在內的大批量咖啡品牌正在高速發展。

  中國的咖啡市場經過多年發展之後,有著龐大的潛在消費群體。但也有聲音指出機構對於中國咖啡市場的增長盲目樂觀。雖然中國人口基數大,但僅有一二線城市形成了較好的咖啡消費習慣,人口基數更大的下沉市場還有待發掘。網際網路數據資訊平臺消費界發佈的《2021中國咖啡行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咖啡市場規模達到了1130億元,同比增長了31.24%,2020年行業規模在1454億元左右,預計2021年中國僅現磨咖啡市場的規模增速就將達到20%,突破1000億元。2021年中國消費者規模將從3.34億人增至3.54億人,增長率6%;隨著咖啡市場的逐漸下沉,人群增長率預計在10%左右。目前,咖啡行業消費地區分佈中,一線城市佔37%,二線城市佔32%,三線城市佔29%。

  不過,相較其他國家,2020年我國大陸地區每人平均咖啡消費量為每年9杯,日本的這一數據為280杯,美國為329杯,韓國為367杯。可見國內咖啡市場仍有較大的增長空間。

  從價格來看,國內現有咖啡消費者36%對於咖啡的可接受價格範圍為26至35元,27%消費者青睞16至25元,潛在消費者選擇16至25元區間的比例最高。

  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咖啡愛好者主要為年齡在20至40歲之間的一線城市白領,大多為本科以上學歷,擁有較高的收入水準。其中,一二線城市的咖啡愛好者中女性佔比接近六成,潛在人群中的男女比例不相上下。並且,整體來看,咖啡愛好者以Z世代為主力軍,且女性數量高於男性。潛在“粉絲”中,自由職業者佔比最高,達到24%,學生和家庭主婦人群的佔比也高於現有消費人群,未來咖啡消費者的職業界限將越來越模糊。

  咖啡種類線上上、線下各有不同。線上産品種類豐富,挂耳、速溶、冷萃凍幹咖啡較受歡迎。2021年國內即飲咖啡市場預計將突破149億元,其中雀巢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結合了中國團隊和日本供應鏈的隅田川咖啡近年來穩定輸出,挂耳咖啡佔市場總成交額的35.2%;三頓半在強勢行銷之下成為新晉“流量”,主打的0到6號數字咖啡系列,吸引了25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嘗鮮”,其90後粉絲佔比超過70%。永璞的凍乾粉咖啡一戰成名,在6·18期間銷售額接近3000萬元,22至30歲的女性是其主要“圈粉”對象。

  線下咖啡則以精品咖啡館、連鎖咖啡以及快咖啡為主力。其中,連鎖咖啡中,7-11、全家、便利蜂等便利店咖啡是重視性價比的人群首選,星巴克、Costa等主打空間的連鎖品牌除了咖啡,還為人們提供了一處休閒場所;瑞幸咖啡、Manner等快咖啡近年來也成為年輕一族的新寵。

  此外,白皮書指出,隨著咖啡成為城市人群的高頻剛需,割韭菜、智商稅的産品無法長遠發展,只有一款好喝、價低又隨處可見的國民咖啡才能真正滿足大眾需求。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