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族心·中華情”徵文選登】龍的傳人

2021-11-16 15:2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者按】2021年7月,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決賽在澳門成功舉辦。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40余位選手躋身決賽,並最終決出各組冠亞季軍、優異獎、英才獎,以及最佳演繹獎、最佳演講稿獎、民族服飾特色獎等多個獎項。本網現刊登部分獲獎作品,以饗網友。

    焦子蕓 華僑大學臺灣學生(台灣網發)

  我叫焦子蕓。講演之前,首先在此祝願世界和平,新冠疫情滅除,尤其是我生長的故鄉臺灣。是的,我出生在臺灣的臺南市。爸爸生在臺北,爺爺生在山東青島。
  為了這次演講的主題,我特意的問了我的父親;(我問我老爸)什麼是“民族心”?什麼又是“中華情”?沒想到,老爸的回答讓我很驚奇也很意外。怎麼説呢?就是簡單,非常的簡單,老爸讓我去聽了一首歌,這首歌就是《龍的傳人》: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名字就叫長江。
  遙遠的東方有一條河;它的名字就叫黃河。
  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永永遠遠是龍的傳人……
  我大致掃看了一下,現場也大都是黑眼黑髮黃皮膚,大家都是龍的傳人,真好!
  關於我老爸的精神指導,我的理解是這樣子的:
  有一個屹立在這個世界東方的文明古國,他的名字叫中國!他擁有著遼闊的疆域和瑰麗的文化,他是一個擁有5千年曆史的古老民族,且在漢唐時期,更曾經是全世界中最文明、最強大的國家。雖然,它也經歷了侵略和衰敗,但是它從來沒有屈服過,而如今的中國,已經蛻變了。富強和繁盛是當下中國的代名詞,就似一條甦醒的巨龍,更是一條騰飛的巨龍。當它寧靜、潛伏時,會澤布四海;當它咆嘯、怒吼時,會威震八方。它所孕育的子民,是一群不屈不撓的民族,他們都是龍的傳人,他們就是中國人。
  有一個名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有人説——黃河代表的不僅是華夏文明,更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也是民族的母親河,它氣勢磅薄,它從不斷流,它也永不退縮。
  也有人以“大江東去浪淘沙,波瀾壯闊天卷地”來形容長江,我卻更認同長江像一條蜿蜒的血脈,他博動著、流淌著,生機無限,他更像一條銀白的玉帶,孕育了沿岸無數的中華兒女。
  其實,無論我們走在世界上的哪個角落裏,若説起長江,論起黃河來,是不是都會引起我們強烈的共鳴,生出血脈的親切?
  這不就是民族心,不就是中華情嗎!
  説到此,我更對提點我的老爸感到驕傲,我驕傲父親的智慧,驕傲老爸從小就一直教育我的——我生在臺灣,我是臺灣人,也是山東人,更是中國人,當然也就是龍的傳人!
  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我是00後,我要感謝所有前輩們的努力奉獻和灌溉栽培,讓我們成為了幸運的一代,也是夢想花開的一代,因為中國富強了。
  而新一代的國家領導人,正戮力帶領著中華民族走向新的輝煌,也讓我們這一代的中華兒女們有機會再攜手共創一個新的時代!
  這2年來,我從臺灣到祖國大陸讀書,深深感受到了這塊土地上的欣欣向榮和國家的蓬勃發展,特別是因為這次發生的新冠疫情,讓我親身體驗到了什麼是“為人民服務”,也讓我感受到了什麼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這些都強烈的展示了中國人民同舟共濟,團結克難的堅強決心,更是中華民族在空前災難來臨時,攜手同心不計個人犧牲,共赴國難,自強不息的一個縮影。
  現在,讓我們再將記憶的面板往回滑看一看——2008年5月的四川汶川大地震,2009年8月臺灣南部的莫拉克風災。中華兩岸同胞都各有10多億人民幣的急難捐款,這些不都是血濃于水的民族心、中華情的明證嗎?
  一灣碧水,阻不斷華夏血脈。
  一場疫情,讓我們心手相連。
  而現如今,最最重要的,莫過於新冠疫情。對我的故鄉~臺灣來説,救命的疫苗是重中之重,病毒都已經多次變種了,而我的故鄉卻連初始的疫苗都還嚴重不足!這讓已在廈門施打完2劑疫苗的我,為了在臺灣還沒有疫苗可打的親人們,感到惶恐無助和不安。最後,祈願民族心,中華情能在臺灣體現,讓祖國大陸的疫苗快快跨過那一灣碧水,讓我臺灣的同胞們都能早日用上這救命的疫苗。謝謝大家給我這個寶貴的機會上臺演講,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
  (作者 焦子蕓 華僑大學臺灣學生/活動主辦方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選送供稿)
  2021年度第14屆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