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民族心·中華情”徵文選登】有一種精神,叫湖湘中醫

2021-11-16 15: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編者按】2021年7月,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決賽在澳門成功舉辦。來自海峽兩岸暨港澳地區的40余位選手躋身決賽,並最終決出各組冠亞季軍、優異獎、英才獎,以及最佳演繹獎、最佳演講稿獎、民族服飾特色獎等多個獎項。本網現刊登部分獲獎作品,以饗網友。

  朱智顯 湖南中醫大學臺灣學生(台灣網發)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有一種精神,叫湖湘中醫”。己亥年年初,全國疫情爆發,大部分的學子都在家中防疫。當時我就想起這句話“不可過取重索,但當聽其所酬。如病家赤貧,一毫不取,尤見其仁且廉也”。深有感觸,我就沒有回到臺灣,我成為一名志願者身在廣東肇慶。在當時,我要做的是,給一個封閉廠區裏100多人每天量體溫,做好消毒防護工作。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我深感恐懼。看著我的導師陳新宇教授,每天衝鋒在抗疫一線,日以繼夜地工作,我便燃起心中的鬥志。在疫情面前,不管是臺灣還是大陸,我們都不能置身事外,志願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抗疫病情。在此期間,謹遵導師教誨,我一邊線上學習疫情防控等培訓,按照導師的診治方法,給親戚朋友開了預防感冒配方,配合導師推出的中醫正氣抗疫操。同時,我還在廠區熬了一大鍋中藥,供員工們喝。第一次熬這麼多藥,成就頗深,這也是我第一次給這麼多人開方子。
  我做的事不僅僅只是這麼簡單,在疫情爆發之初,廠區裏有不少人疑似感冒,我便提高警覺,通過望聞問切,鑒別普通感冒與新冠病症,消除疑慮,穩定“軍心”。導師作為新冠肺炎湖南省中醫救治專家組組長,明確提出對確診病例不搞統一的中醫處方,強調“一人一方”的治療策略,根據每個病人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體質開出藥方,見效頗深。
  直到後來,省中醫藥管理局把全省中醫參與率正是作為全省考核指標,並每天在全省公佈,北院這才開放更多的病區。我還記得導師説道“藥一喝下去,不少重症病人的病情就減輕了,你説中醫神不神。”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看著導師帶著微笑和自信的口語,我也深感中醫博大精深。再後來不少病患都要求服中藥,我的導師還是那句老話,“中醫是看療效説話的”。
  那段時間,導師每天按時坐診,到處開會,商討新冠的防治措施。正是應了這句話“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白天,定點駐院的醫生收集患者資料後傳出來,經匯總整理,等專家到期後,晚上再視訊會議診斷處方,基本每天都是輪軸轉,淩晨一兩點才能休息,隔天一大早又要早來。經過不懈的努力,湖南抗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0年3月份的時候全省共確診病例1018例,治愈出院1014例,病亡4例,治愈率99.6%。導師認為,“一人一方才是湖南新冠肺炎治療出院率領跑全國的真正原因。”
  中醫與人民同在,中醫與世界同在。2020年5月份,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派出醫務人員遠赴辛巴威支援非洲抗疫。臨行前,導師為非洲的人民準備了200個香囊,1800多劑中藥預防治療新冠肺炎顆粒劑。中醫藥的閃亮登場,為辛巴威抗疫立了功。辛巴威的中醫從無也開始實現了有。2020年9月25日,首個中國中醫針灸中心在辛巴威正式建成運作,中國駐津大使郭少春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這將成為中津民心相通的一個新的平臺。
  抗擊疫情,無微不至。我在抗疫那段時間,深感導師可貴的奉獻精神。可以感覺到不管身在臺灣還是大陸,這種共同抵禦疫情的情懷,只有情同手足,文化同宗,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才可以做到的。真所謂兩岸一家親,你我同連心。通過抗疫這一段經歷,也更堅定了學好中醫是一輩子的決心。中醫“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瘥後防復”的治未病理念,就是中國古代的公共衛生思想。而這些傳統的國學,值得流傳下去。目前,我們仍處於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這意味著疫情防控始終是第一位的。中醫藥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發揮了特殊的重要作用,中醫藥深度介入,全程救治,在不同階段都取得了成效,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貢獻了中醫力量。
  深居祖國,深感幸運,疫苗普及,分文不取,救濟兩岸,無私毫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白衣天使,無微不至,自嘆:何來獨有,唯有中國!我為祖國感到自豪,身為中國人萬分榮耀。
  (作者 朱智顯 湖南中醫大學臺灣學生/活動主辦方澳門辛亥·黃埔協進會選送供稿)
  2021年度第14屆海峽兩岸“民族心·中華情”青少年徵文演講比賽。
[責任編輯:房琳琳]